王于渐:人民币升值无意义
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王于渐28日受邀在旧金山大学亚太中心发表演说,分析中国近期发表的第12次五年经济计画。他表示,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出口远超过进口,在国内的投资也大大超出消费,因此无论美国多希望人民币升值,只要中国国内的经济不平衡不根本解决,表面上的货币增值将毫无意义。
王于渐说,中国每五年公布新的五年经济计画,第12次计画制定出2011年到2015年的目标,但这只是目标,并没有如何达成的计画。其中最重要是把30年来每年平均10.8%的经济成长率下降到7%。他说:「虽然在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危机的同时,中国反而要减缓成长实在是奇闻。不过我觉得这个目标不可能达到,原因就是投资和消费不平衡。」
王于渐分析,贫穷国家人力丰沛、物资缺乏,但传统的共产经济模式却需要大量的物资、不重视人力,和贫穷国家的经济优势恰恰相反,才会遭遇惨败。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市场和商业规范等机制都不存在,所以是把经营权下放给地方官员,产业利润全由地方保留。因为要提高利润,改革开放前15年最适合的产业就是需要大量人力和少量物资的轻工业。
对于中央政府拥有一切财产的共产国家来说,任何生产赚来的钱都是公家的,不需徵税。对任何人或事放款也是政府决定,所以不需要银行。改革开放最初15年就在没有税赋和银行机制的状况下进行。
1994年,中国从零开始收税。当时人民还是一贫如洗,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常见的所得税、消费税和地产税都不能收,唯一能收的是企业的加值税。为了收最多的税,地方官员的目标从最大产量变成最高产值,因此产业型态也从人力集中的轻工业变成物资集中的重工业。
1994年的税制和银行改革将企业民营化,人民赚了钱,但消费却没有增长。因为国民生产总额成长太快,劳工阶层赚的钱如果存在银行,等到退休的时候存款的价值将大大减低。唯一能够保障未来的投资是房地产,所以还是没办法把钱用于消费。消费不增加,无论人民币再怎么增值,经济不平衡的现状都不会改变。
王于渐说,中国每五年公布新的五年经济计画,第12次计画制定出2011年到2015年的目标,但这只是目标,并没有如何达成的计画。其中最重要是把30年来每年平均10.8%的经济成长率下降到7%。他说:「虽然在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危机的同时,中国反而要减缓成长实在是奇闻。不过我觉得这个目标不可能达到,原因就是投资和消费不平衡。」
王于渐分析,贫穷国家人力丰沛、物资缺乏,但传统的共产经济模式却需要大量的物资、不重视人力,和贫穷国家的经济优势恰恰相反,才会遭遇惨败。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市场和商业规范等机制都不存在,所以是把经营权下放给地方官员,产业利润全由地方保留。因为要提高利润,改革开放前15年最适合的产业就是需要大量人力和少量物资的轻工业。
对于中央政府拥有一切财产的共产国家来说,任何生产赚来的钱都是公家的,不需徵税。对任何人或事放款也是政府决定,所以不需要银行。改革开放最初15年就在没有税赋和银行机制的状况下进行。
1994年,中国从零开始收税。当时人民还是一贫如洗,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常见的所得税、消费税和地产税都不能收,唯一能收的是企业的加值税。为了收最多的税,地方官员的目标从最大产量变成最高产值,因此产业型态也从人力集中的轻工业变成物资集中的重工业。
1994年的税制和银行改革将企业民营化,人民赚了钱,但消费却没有增长。因为国民生产总额成长太快,劳工阶层赚的钱如果存在银行,等到退休的时候存款的价值将大大减低。唯一能够保障未来的投资是房地产,所以还是没办法把钱用于消费。消费不增加,无论人民币再怎么增值,经济不平衡的现状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