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彦:台湾积极争取国际创投合作
「美国硅谷的创新,加上台湾工研院(ITRI)的研发,再加上台湾高效率的科技公司,可以创造三赢的局面,」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蔡清彦7月30日在湾区参加「玉山硅谷科技高峰论坛」时指出,在创新科技方面,台湾积极争取国际创投的合作。
蔡清彦表示,硅谷在「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有三大领域,包括「知识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知识育成」(Incubation of Knowledge),以及「知识附加价值」(Adding Value to Knowledge)。这三大领域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新观念,新公司,以及新科技,才有真正的「创新」(Innovation)产品及服务产生。
「工研院在这三大领域都提供了完整的环境,」蔡清彦指出,工研院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清华及交通大学密切合作,在「知识育成」方面提供优秀环境。至2010年止,工研院有5636名研发人员,其中约有22%,1210位是博士。工研院总共获取专利15721件,其中约有30%在美获得。工研院目前对15139家企业提产供服务,技术转移共有695 件。
蔡清彦表示,在「知识附加价值」方面,工研院提供早期企业发展,将智慧财产及技术,协助转移成为商业营运,并提供科技公司实验室,生意育成服务。工研院自1973年成立以来,成功辅助2万1000多家科技产商及公司,包括联电,台积电,台湾光罩,瑞智精密,旺能科技,世界先进,凌阳电通等国际知名大厂,产业内容也从最早的半导体,到显示器,到绿色能源都包括。
在「知识商业化」方面,蔡清彦表示,工研院于1979年成立早期投资的「创新工业技术移转公司」(ITIC),投资创新公司及技术评估,将技术商业化。蔡清彦指出,ITIC 与其它创投公司不同之处,是可以有工研院的资源、网路,专业化的育成协助,以及与产业界建立关系。
蔡清彦表示,工研院是台湾非营利科研组织,成功辅导许多科研商业化,为国际初创公司提供最好创业选择。
蔡清彦表示,硅谷在「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有三大领域,包括「知识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知识育成」(Incubation of Knowledge),以及「知识附加价值」(Adding Value to Knowledge)。这三大领域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新观念,新公司,以及新科技,才有真正的「创新」(Innovation)产品及服务产生。
「工研院在这三大领域都提供了完整的环境,」蔡清彦指出,工研院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清华及交通大学密切合作,在「知识育成」方面提供优秀环境。至2010年止,工研院有5636名研发人员,其中约有22%,1210位是博士。工研院总共获取专利15721件,其中约有30%在美获得。工研院目前对15139家企业提产供服务,技术转移共有695 件。
蔡清彦表示,在「知识附加价值」方面,工研院提供早期企业发展,将智慧财产及技术,协助转移成为商业营运,并提供科技公司实验室,生意育成服务。工研院自1973年成立以来,成功辅助2万1000多家科技产商及公司,包括联电,台积电,台湾光罩,瑞智精密,旺能科技,世界先进,凌阳电通等国际知名大厂,产业内容也从最早的半导体,到显示器,到绿色能源都包括。
在「知识商业化」方面,蔡清彦表示,工研院于1979年成立早期投资的「创新工业技术移转公司」(ITIC),投资创新公司及技术评估,将技术商业化。蔡清彦指出,ITIC 与其它创投公司不同之处,是可以有工研院的资源、网路,专业化的育成协助,以及与产业界建立关系。
蔡清彦表示,工研院是台湾非营利科研组织,成功辅导许多科研商业化,为国际初创公司提供最好创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