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迪救灾公听 房屋局挨轰
纽约市议会17日举行就珊迪飓风的公听,主要围绕房屋局(NYCHA)在灾前和灾后的工作表现,指出房屋局在应对急难措施方面存在不足,而且暖气和热水恢復迟缓,房屋局工作人员欠缺和志愿者工作协调,向外部资源和部门求助不够及时等。
昨日出席公听并作证有房屋局总经理豪斯(Cecil House)等三人,面对市议会成员的提问和建议,豪斯虽然做了准备,但似乎仍有些招架不住。公听会由市公共房屋委员会主席、市议员曼德兹(Rosie Mendez)主持,包括市议长柯魁英和市议员陈倩雯等都向房屋局提出质疑,并提出应对未来灾难的建议。
根据市议会报告,早在上次艾琳飓风来袭时,市议会就应对灾难工作对房屋局举行过公听,例如在灾难未发生时就应该有所准备,向住户宣传应急措施和准备物品,掌握需要协助撤离的住户名单,纷发多语言宣传资料和自动电话通知,挨家挨户通知住户撤离。
然而根据该报告,此次飓风珊迪发生时,住在房屋局管辖内的住户却很少撤离,市长去年10月30日统计显示,大约59个公共房屋的326座大楼都没有电,共计影响约2万6000户的6万居民,很多人都住在本该撤离的低洼A区。而根据房屋局提供的资料,全市有26个公共房屋的4万5000户居民住在低洼A区,此次受影响的住户总共达8万人。
市议长柯魁英表示,房屋局需要检讨的主要关键问题是,为何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才发现灾后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早些求助外援,影响恢復进程。市议员陈倩雯指出,上次艾琳飓风来袭前,像史密斯政府楼的撤离率都相当高,达到95%,但这次撤离工作却面临诸多问题,很多居民都认为上次艾琳并没有很严重,所以导致他们没有把珊迪当一回事。
陈倩雯还建议,为更好应对未来的急难情势,每个公寓的住客协会应该有更完善的准备措施;同时应该追踪和纪录撤离名单,从而可以查证谁还没有撤离;投资政府楼的社区中心,因为这次珊迪灾难后社区中心在发放物资、安排义工时都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将公寓机械设备和安全监视器改装到较高位置,以免被洪水破坏;并专门预备空间存放救灾的发电机等装置。
昨日出席公听并作证有房屋局总经理豪斯(Cecil House)等三人,面对市议会成员的提问和建议,豪斯虽然做了准备,但似乎仍有些招架不住。公听会由市公共房屋委员会主席、市议员曼德兹(Rosie Mendez)主持,包括市议长柯魁英和市议员陈倩雯等都向房屋局提出质疑,并提出应对未来灾难的建议。
根据市议会报告,早在上次艾琳飓风来袭时,市议会就应对灾难工作对房屋局举行过公听,例如在灾难未发生时就应该有所准备,向住户宣传应急措施和准备物品,掌握需要协助撤离的住户名单,纷发多语言宣传资料和自动电话通知,挨家挨户通知住户撤离。
然而根据该报告,此次飓风珊迪发生时,住在房屋局管辖内的住户却很少撤离,市长去年10月30日统计显示,大约59个公共房屋的326座大楼都没有电,共计影响约2万6000户的6万居民,很多人都住在本该撤离的低洼A区。而根据房屋局提供的资料,全市有26个公共房屋的4万5000户居民住在低洼A区,此次受影响的住户总共达8万人。
市议长柯魁英表示,房屋局需要检讨的主要关键问题是,为何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才发现灾后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早些求助外援,影响恢復进程。市议员陈倩雯指出,上次艾琳飓风来袭前,像史密斯政府楼的撤离率都相当高,达到95%,但这次撤离工作却面临诸多问题,很多居民都认为上次艾琳并没有很严重,所以导致他们没有把珊迪当一回事。
陈倩雯还建议,为更好应对未来的急难情势,每个公寓的住客协会应该有更完善的准备措施;同时应该追踪和纪录撤离名单,从而可以查证谁还没有撤离;投资政府楼的社区中心,因为这次珊迪灾难后社区中心在发放物资、安排义工时都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将公寓机械设备和安全监视器改装到较高位置,以免被洪水破坏;并专门预备空间存放救灾的发电机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