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邵玉铭新书忆保钓 人生转捩点
曾任中华民国新闻局长的邵玉铭教授将出版新书,回首当年保钓岁月,要为这段20世纪的四大学生运动之一,写下他的观察与见证。

邵玉铭认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四大学生运动,分别是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35年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抗日的129运动、1945至1949年左派反政府(反内战、反飢饿、反迫害)运动 、1971年初至1972年的保钓运动。

邵玉铭指出,1971年1月保钓运动展开后,恰逢4月中国大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大陆,并开放美国人观光,同年7月尼克森总统宣布次年访中。1971年8月与9月,约三、四百名留美学生相继召开美东国是大会与全美国是大会,两次会议的结论竟然是「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政府」。

当年10月,国务卿季辛吉访问大陆,台湾退出联合国。邵玉铭说,当时若干留美学人认为台湾气数已尽,因此支持文革、唱东方红、唸毛语录,不照着做的人被视为汉奸。

另有一批革新保台派共568人,于1971年12月底在华府召开「全美中国同学反共爱国会议」,成立「反共爱国联盟」,邵玉铭也加入,自此支持中共的左派学生与支持台湾的右派学生正式分裂。

当时留美学生追求的3P,是绿卡(PR)、房产(Property)、博士学位(PhD),但经过保钓运动洗礼,很多人的民族情怀变得浓厚,分别回到中国大陆或台湾,他们的生命与事业也因此有很大的不同。

邵玉铭强调:「保钓运动让很多留美高级知识分子面临人生与政治上的重大抉择:要做美国人或中国人?有人决定做美国人。决定做中国人的,又面临两个问题:要做大陆的中国人或台湾的中国人?我选择做台湾的中国人。」

邵玉铭记得,当时选择赴大陆学人约上百人,但那批人中,很少有人在政治上爬起来。也有很多人回台湾,包括沈君山、刘源俊、张京育等多人,还有晚了几年才到哈佛留学的马英九。

「另有一批既未回大陆,也没回台湾的保钓人士,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建校。」邵玉铭说,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大今年在亚洲排名第一,超过台大、北大与清华。香港科大500多位老师中,300多人是当年留学美国的保钓分子。

邵玉铭也说,其实留在美国的人数最多。由于很多史料已开放,有充足的材料可参考。如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中正日记中,就记载当时保钓人士希望政府派军舰巡逻并登陆钓鱼台。但老蒋总统认为,钓鱼台问题不能以军事手段解决,「如我兵力分散,则徒为共匪所趁,则我现有基地皆将不保。」

邵玉铭新书预计12月出版,约9万字,书名还在推敲,尚未定案。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