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身分证新科技 手掌扫描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 (NYU Medical Center)为防范身分窃盗和减轻文书工作负荷,上个月开始对求诊的民众採用手掌扫描器识别身分的方式,让民众免携带健保卡即可看诊。
纽约每日新闻报报导,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营运长伯恩鲍姆 (bernard Birnbaum)表示:「该措施最终目的在于加病患安全。」
这种类似一个小黑盒的手掌扫描器,是以红外线读取手掌的血管纹路,再把掌印连接病患的电子健康纪录。病患下次再求诊时,只需扫描手掌,电脑便可显示相关资料。
来自曼哈坦西村的56岁民众苏珊‧华克 (Susan Lyman-Walker)说:「起初,我以为政府又在监视民众了」,但她在了解此举可免除携带健保卡或不断重复填写表格的麻烦后,才欣然接受。她说:「只要能让事情可有更有效率,我就支持。」
而来自皇后区法拉盛的32岁民众薇安‧艾玛拉 (Vivien Ammara),则毫不迟疑去登记使用手掌扫描,她表示因为经常求诊,每次都要填写各种表格。她说:「我不是一个有偏执狂的人,但对我而言,我的健康资料并不重要。」
另一名病患则对手掌扫描存有戒心。他说:「如果当局需要这些资料,必须逮捕某些嫌犯时,就会侵犯入隐私,而取得这些资料。」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人员指出,民众可自行选择是否登记使用这种名为「病患安全」 (PatientSecure)的手掌扫描方式;而掌印依法也不得流出。目前该院已有2万2000名病患登记掌印,另有逾50万人预定今年加入。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是纽约市第一家引进手掌扫描技术的医院,但市府员工的上班打卡早已使用该技术。据悉,当初在研究的识别身分的新方法时,也曾考虑印有条码或指纹的识别卡,但最后决定手掌扫描最正确。伯恩鲍姆说:「使用手掌识别身分,出错的机率较低。」
不过,纽约市公民自由联盟 (NYCLU)已警告民众,把掌印交出去之前,应三思而行,因为交出DNA或指纹等个人资料后,可能被存入资料库,并传送出去。该联盟建议民众应交出类之料前,并坚持严格的隐私保护条件。
纽约每日新闻报报导,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营运长伯恩鲍姆 (bernard Birnbaum)表示:「该措施最终目的在于加病患安全。」
这种类似一个小黑盒的手掌扫描器,是以红外线读取手掌的血管纹路,再把掌印连接病患的电子健康纪录。病患下次再求诊时,只需扫描手掌,电脑便可显示相关资料。
来自曼哈坦西村的56岁民众苏珊‧华克 (Susan Lyman-Walker)说:「起初,我以为政府又在监视民众了」,但她在了解此举可免除携带健保卡或不断重复填写表格的麻烦后,才欣然接受。她说:「只要能让事情可有更有效率,我就支持。」
而来自皇后区法拉盛的32岁民众薇安‧艾玛拉 (Vivien Ammara),则毫不迟疑去登记使用手掌扫描,她表示因为经常求诊,每次都要填写各种表格。她说:「我不是一个有偏执狂的人,但对我而言,我的健康资料并不重要。」
另一名病患则对手掌扫描存有戒心。他说:「如果当局需要这些资料,必须逮捕某些嫌犯时,就会侵犯入隐私,而取得这些资料。」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人员指出,民众可自行选择是否登记使用这种名为「病患安全」 (PatientSecure)的手掌扫描方式;而掌印依法也不得流出。目前该院已有2万2000名病患登记掌印,另有逾50万人预定今年加入。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是纽约市第一家引进手掌扫描技术的医院,但市府员工的上班打卡早已使用该技术。据悉,当初在研究的识别身分的新方法时,也曾考虑印有条码或指纹的识别卡,但最后决定手掌扫描最正确。伯恩鲍姆说:「使用手掌识别身分,出错的机率较低。」
不过,纽约市公民自由联盟 (NYCLU)已警告民众,把掌印交出去之前,应三思而行,因为交出DNA或指纹等个人资料后,可能被存入资料库,并传送出去。该联盟建议民众应交出类之料前,并坚持严格的隐私保护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