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哲 自创T恤品牌 创造力穿上身
今年24岁的周以哲才从大学毕业两年,却已经是设计工作室的负责人。大一时创立的T恤设计品牌「The Imaginary Zebra」,在今年3月参加Tee Madness全美网路独立服装品牌比赛,一举挤进前八强。
周以哲接受採访,有时兴奋地描述对设计的热情,有时侃侃而谈经营理念。人生路上,周以哲不但能够逐梦,还可以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记者问:是什么原因让你走上设计之路,又为什么想要成立自己的品牌?
周以哲答:我父亲在台湾从事广告设计,姐姐也是做网站设计相关的工作。从小在耳濡目染下,我也很喜欢设计相关的东西。来到美国后,我开始自己学习创作,在学校也参加服装秀等活动,就开始想要藉设计T恤,来实现我的创意。
大一的时候刚好脸书(Facebook)兴起,我在脸书上展示设计T恤的照片,很快就引起学校一些学生的注意。因为在学校学的是管理经济,就想要把商业和设计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创立了The Imaginary Zebra。
问:为什么为品牌取名为The Imaginary Zebra?
答:我在高中时期就有参加涂鸦创作的社团,那时要帮自己作品署名,我就用了TIZ,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不过在大学决定要创立品牌时,我决定以TIZ来发想,很自然就从「Z」联想到斑马(Zebra),但是我又不想要侷限在斑马的黑白之间,所以决定叫The Imaginary Zebra,表达这个品牌的想像创意无限。
问:怎么会想要参加T恤比赛?比赛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你当时有信心吗?
答:Tee Madness是一项全美的网路独立服装品牌比赛,採淘汰制,随机将两个参赛者捉对,让网友投票。我自认创业好几年了,而且也很喜欢参加比赛,想要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所以就决定报名参加。一开始是有点害怕,不过很庆幸获得几位设计前辈的支持,慢慢地也看到有人投票,就对自己有些自信。
问:到目前为止,你总共设计出多少图案,卖出多少件T 恤?什么图案最受欢迎?
答:其实我没从来没有仔细算过,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年大概出三、四种系列,每个系列有多少图案也不一定。算一算,从创业到现在,可能大概有200多种图案,卖出可能有超过3000件吧。
TIZ的销售对象以高中、大学生为主,主要是因为他们常在网路上寻找新奇的事物,也比较喜欢结合中国文化和美系类似皮克斯(Pixar)风格的设计。其中有一个图案,包含金门大桥、硅谷科技公司、纳帕酒乡、沖浪运动等许多加州的特色,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反应相当好。
问:你的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答:戴维斯加大有一间印刷实验室,只要有上过课就可以使用那间实验室印制物品。我的创业资金只有100元,买了12件品质比较好的American Appeal品牌 T恤来印图案,没有库存的问题,卖完了再拿赚到的钱投下去做。所以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赚了多少,没有亏本就是了。
现在我的T恤都是Made in U.S.A,衣服使用American Appeal,印制上使用一种叫做Discharge的技术,直接将图案染进布料里。这样T恤比较薄、不容易退色,也是比较环保的方法。
问:家人支持你自创品牌吗?创业一定有过阵痛期,你曾经有考虑放弃吗?
答:因为家人都是从事设计相关工作,对我自创品牌的想法都很支持。成立网路设计品牌收入不太稳定,别人都是看「年薪」,我是看「月收入」。不过因为设计是我的热情所在,工作时间、地点也都很弹性,所以我还蛮喜欢的。
我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室还有很多想法,会再给自己大概两年的时间去试,看看自己的底限在哪。如果真的不行,我还可以应用这些学到的经验,考虑去申请企管硕士课程。
问:现在台湾有很多年轻人自创品牌,跟美国的街头品牌有什么不一样?
答:一般人对美国的街头品牌在接受度上来说比较高,创业上虽然有很多弹性,不过相当竞争,成本也比较高。在亚洲,创作的外在环境比较不友善,年轻人想要自创品牌,家人朋友不一定会支持、认同。
我之前回台湾时,看到西门红楼创意市集,他们的设计和包装都很精緻,也很有创意。现在台湾本土品牌很强调MIT(台湾制造),只要走对方向,说不定也有很大的发展。
问:也有很多台湾的明星艺人成立潮T品牌,你有什么看法?
答:现在台湾有很多艺人利用他们本身的知名度,创一些潮T品牌,像是五月天主唱阿信和不二良的STAYREAL、廖人帅的Outerspace等。虽然不少人是真的有创意,并且亲自去执行,但可能也有一些人用他们的知名度炒作品牌,并没有真的用心在设计上,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创意。
问:你想要TIZ成为什么样的品牌?有没有考虑开拓台湾或亚洲市场?
答:有些主流品牌喜欢把产品推到不同的零售商店,但是我希望能够直接和喜欢及支持TIZ品牌的消费者互动、建立关系,同时有确保品牌的独立性。从接订单、包装产品、寄送通通自己来。每一款T恤都是限量设计,卖完就没有了的专属感,是我想要给消费者的感觉。
工作团队除了我以外,还有五名实习生,分别负责社交网站、摄影和设计。TIZ主要还是以网路贩售设计T恤为主,我们曾经把衣服寄到澳洲、纽西兰、日本、台湾、中国、欧洲,甚至南非都有。虽然有考虑开拓台湾的市场,不过目前还没有管道,同时也要考虑制作和物流程序。
●把梦想当一回事
问:你在网站上有提到「dream like you mean it」这句话,这是你的座右铭吗?
答:我在高中的时候有尝试当家教打工,但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有些人告诉我要效法那些「成功人士」之道,但是我总是看到有一小群「追求热情」的人,脸上所露出的笑容。我也看到很多人坚持着他们的理想,最后成功的案例。所以我认为dream like you mean it-把梦想当一回事,是很重要的,也是这句话激励我成立自己的品牌,并且走到今天。
经营TIZ当然也会碰到挫折,但是当有人愿意付钱买你的创意,就等于支持你的梦想。有些人空有梦想,但是一直都没有去执行,我就会觉得很可惜,因为这些人并没有把他们的梦想当真。
问:你对TIZ未来有什么目标?现在有进行什么计画吗?
答:目前我正在将工作室进行转型,希望未来除了设计商品外,也可以提供一些品牌包装咨询的服务。TIZ在戴维斯已经小有名气,最近正和戴维斯加大的书店合作,设计、开发一些新的学校商品,希望吸引大学新鲜人购买外,也针对刚毕业的校友,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产品,像是可以穿去面试的正式服装等。
问:对于想要成立自己品牌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答:创意很重要,但是行动力更重要。一开始可能自信不足,建议可以从小型专案下手。现在网路上有许多交易平台,像Etsy.com等,都提供创作者贩售自己的设计产品,直接去尝试,久了就会有比较多经验。
除此之外,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利基(Niche)市场。所谓的街头品牌都是具有独特强烈的特色,专注在自己某一个设计方向中,并做出一些突破,反而比安全、保守的设计,还要容易成功。好比悍马车(Hammer)和迷你(Mini Cooper)分别是最大和最小的车款,但都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周以哲接受採访,有时兴奋地描述对设计的热情,有时侃侃而谈经营理念。人生路上,周以哲不但能够逐梦,还可以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记者问:是什么原因让你走上设计之路,又为什么想要成立自己的品牌?
周以哲答:我父亲在台湾从事广告设计,姐姐也是做网站设计相关的工作。从小在耳濡目染下,我也很喜欢设计相关的东西。来到美国后,我开始自己学习创作,在学校也参加服装秀等活动,就开始想要藉设计T恤,来实现我的创意。
大一的时候刚好脸书(Facebook)兴起,我在脸书上展示设计T恤的照片,很快就引起学校一些学生的注意。因为在学校学的是管理经济,就想要把商业和设计结合在一起,于是就创立了The Imaginary Zebra。
问:为什么为品牌取名为The Imaginary Zebra?
答:我在高中时期就有参加涂鸦创作的社团,那时要帮自己作品署名,我就用了TIZ,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不过在大学决定要创立品牌时,我决定以TIZ来发想,很自然就从「Z」联想到斑马(Zebra),但是我又不想要侷限在斑马的黑白之间,所以决定叫The Imaginary Zebra,表达这个品牌的想像创意无限。
问:怎么会想要参加T恤比赛?比赛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你当时有信心吗?
答:Tee Madness是一项全美的网路独立服装品牌比赛,採淘汰制,随机将两个参赛者捉对,让网友投票。我自认创业好几年了,而且也很喜欢参加比赛,想要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所以就决定报名参加。一开始是有点害怕,不过很庆幸获得几位设计前辈的支持,慢慢地也看到有人投票,就对自己有些自信。
问:到目前为止,你总共设计出多少图案,卖出多少件T 恤?什么图案最受欢迎?
答:其实我没从来没有仔细算过,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年大概出三、四种系列,每个系列有多少图案也不一定。算一算,从创业到现在,可能大概有200多种图案,卖出可能有超过3000件吧。
TIZ的销售对象以高中、大学生为主,主要是因为他们常在网路上寻找新奇的事物,也比较喜欢结合中国文化和美系类似皮克斯(Pixar)风格的设计。其中有一个图案,包含金门大桥、硅谷科技公司、纳帕酒乡、沖浪运动等许多加州的特色,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反应相当好。
问:你的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答:戴维斯加大有一间印刷实验室,只要有上过课就可以使用那间实验室印制物品。我的创业资金只有100元,买了12件品质比较好的American Appeal品牌 T恤来印图案,没有库存的问题,卖完了再拿赚到的钱投下去做。所以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赚了多少,没有亏本就是了。
现在我的T恤都是Made in U.S.A,衣服使用American Appeal,印制上使用一种叫做Discharge的技术,直接将图案染进布料里。这样T恤比较薄、不容易退色,也是比较环保的方法。
问:家人支持你自创品牌吗?创业一定有过阵痛期,你曾经有考虑放弃吗?
答:因为家人都是从事设计相关工作,对我自创品牌的想法都很支持。成立网路设计品牌收入不太稳定,别人都是看「年薪」,我是看「月收入」。不过因为设计是我的热情所在,工作时间、地点也都很弹性,所以我还蛮喜欢的。
我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室还有很多想法,会再给自己大概两年的时间去试,看看自己的底限在哪。如果真的不行,我还可以应用这些学到的经验,考虑去申请企管硕士课程。
问:现在台湾有很多年轻人自创品牌,跟美国的街头品牌有什么不一样?
答:一般人对美国的街头品牌在接受度上来说比较高,创业上虽然有很多弹性,不过相当竞争,成本也比较高。在亚洲,创作的外在环境比较不友善,年轻人想要自创品牌,家人朋友不一定会支持、认同。
我之前回台湾时,看到西门红楼创意市集,他们的设计和包装都很精緻,也很有创意。现在台湾本土品牌很强调MIT(台湾制造),只要走对方向,说不定也有很大的发展。
问:也有很多台湾的明星艺人成立潮T品牌,你有什么看法?
答:现在台湾有很多艺人利用他们本身的知名度,创一些潮T品牌,像是五月天主唱阿信和不二良的STAYREAL、廖人帅的Outerspace等。虽然不少人是真的有创意,并且亲自去执行,但可能也有一些人用他们的知名度炒作品牌,并没有真的用心在设计上,也不一定是自己的创意。
问:你想要TIZ成为什么样的品牌?有没有考虑开拓台湾或亚洲市场?
答:有些主流品牌喜欢把产品推到不同的零售商店,但是我希望能够直接和喜欢及支持TIZ品牌的消费者互动、建立关系,同时有确保品牌的独立性。从接订单、包装产品、寄送通通自己来。每一款T恤都是限量设计,卖完就没有了的专属感,是我想要给消费者的感觉。
工作团队除了我以外,还有五名实习生,分别负责社交网站、摄影和设计。TIZ主要还是以网路贩售设计T恤为主,我们曾经把衣服寄到澳洲、纽西兰、日本、台湾、中国、欧洲,甚至南非都有。虽然有考虑开拓台湾的市场,不过目前还没有管道,同时也要考虑制作和物流程序。
●把梦想当一回事
问:你在网站上有提到「dream like you mean it」这句话,这是你的座右铭吗?
答:我在高中的时候有尝试当家教打工,但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有些人告诉我要效法那些「成功人士」之道,但是我总是看到有一小群「追求热情」的人,脸上所露出的笑容。我也看到很多人坚持着他们的理想,最后成功的案例。所以我认为dream like you mean it-把梦想当一回事,是很重要的,也是这句话激励我成立自己的品牌,并且走到今天。
经营TIZ当然也会碰到挫折,但是当有人愿意付钱买你的创意,就等于支持你的梦想。有些人空有梦想,但是一直都没有去执行,我就会觉得很可惜,因为这些人并没有把他们的梦想当真。
问:你对TIZ未来有什么目标?现在有进行什么计画吗?
答:目前我正在将工作室进行转型,希望未来除了设计商品外,也可以提供一些品牌包装咨询的服务。TIZ在戴维斯已经小有名气,最近正和戴维斯加大的书店合作,设计、开发一些新的学校商品,希望吸引大学新鲜人购买外,也针对刚毕业的校友,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产品,像是可以穿去面试的正式服装等。
问:对于想要成立自己品牌的设计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答:创意很重要,但是行动力更重要。一开始可能自信不足,建议可以从小型专案下手。现在网路上有许多交易平台,像Etsy.com等,都提供创作者贩售自己的设计产品,直接去尝试,久了就会有比较多经验。
除此之外,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利基(Niche)市场。所谓的街头品牌都是具有独特强烈的特色,专注在自己某一个设计方向中,并做出一些突破,反而比安全、保守的设计,还要容易成功。好比悍马车(Hammer)和迷你(Mini Cooper)分别是最大和最小的车款,但都获得相当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