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太空周末派 好奇号探秘 专家解读火星
美西华人学会、南加中华科工会、南加玉山科技协会及喷射推进实验室(JPL)亚裔员工协会,21日为华裔社区端出「太空周末派」,邀请严正、刘登凯、何宇滔、郑华等多位实际投入好奇号火星计画的科学家,现身主讲「好奇号火星探秘」(Out of Curiosity)。

在火星科学实验室计画中,担任飞行系统副总工程师的刘登凯表示,火星计画经历1999年火星北极降落的失败,给予科学家更多思考及改善的空间,激发在火星降落就地取材实验的构想,才造就出探测车高度公尺、车体重900公斤,并配备有11个摄影机以及十个精密实验及分析设备的「好奇号」。

刘登凯说,「好奇号」着陆火星将进行两年的漫游探测任务,为追求持久且行远的任务执行效能,是採原子能、同位素发电,强有力的机械手臂可执行地质挖掘及探测,并可随时採集样本、随即化验分析。最令参与科学家振奋的是,登陆火星75天都未发生任何状况,还发现一个被水沖击嵌在大岩石中的小石头,找出火星以前有水的轨迹。

担任好奇号探测车驾驶的严正,自「好奇号」登陆火星以来,都根据火星的时间上班,当天他从凌晨2时工作到中午12时,抵达演讲会场时,其实须靠浓咖啡提神,才能与出席者分享他的「好奇号」经验。

严正表示,基本上,智慧型的「好奇号」,工作期间无须人为监控、操作,每天「好奇号」结束一天探测工作,就换他与团队成员上场工作,他们会为「好奇号」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排程,并设定探测的行车路线。

严正指出,目前「好奇号」最新的发现,是两周前探测车扫瞄到干枯的河床,并发现鹅卵石,证明火星表面长期有水。另一重要发现,是一周前探测车在火星进行地质挖掘时,挖到具反光性的金属物质,此物质属天然或人造尚待化验分析。

火星科学实验室计画负责电脑系统设计的何宇滔指出,其实「好奇号」的记忆体组群或运算速度设计,不会比iPhone强,但「好奇号」须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能抵抗X光线、阿尔法射线等原子微粒的伤害,这些特殊需求就有赖电脑系统的软、硬体最新设计技术的搭配。

何宇滔说,「好奇号」从研发到登陆火星,在地球的地面实验室,一直都有个「孪生兄弟」供先期的设计及实验,目前为「好奇号」任务执行电脑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有200人,负责为「好奇号」每天编写探测任务剧本的核心电脑工程师则有几十人。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