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罪咎感(下)
上次提到小强因为患有重度的精神病,她的母亲有很强烈的罪咎感,认为是自己害了小强,没把他生好,相信只有自己才可以给小强最好的照顾,也碍于母亲认为精神病是不光彩的疾病,难以启齿,又没有意识到看病的重要性,最后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小强有了暴力倾向,伤及母亲,小强才被送进医院接受治疗。

其实,罪咎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的,这感觉不见得是负面的,它可以帮助想犯错的人或是已经犯错的人,回归正路。但,它也可能正悄悄的,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支配着一个人的行为。所以罪咎感是一种感受,没有对错,完全要看人们如何去处理它。

提高自觉性

如果不管做什么,自己心中都很难平静,或是心中常因他人的言语或对待而感到不安,可以试着先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心境,聆听心灵的声音,看一看是否有什么感受是特别强烈的。若发现是罪咎感在作祟,就应该去面对它。

小均是一位单亲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她始终觉得对不起儿子,认为离婚使得孩子没有正常的家,没有父亲的疼爱。一直以来,不管儿子要什么,小均都尽量给予,以弥补心中的缺憾。多年来小均疲于奔命,儿子却并没有心存感激,还反过来责备母亲,没有考量他的需要,迳自离婚,让他没有享受到父爱,物质生活也没有其他人优渥。儿子的指责,让小均更自责,更无奈,若不是心理咨商师的帮忙,抽丝剥茧,小均可能不晓得,她正被自己的罪咎感所矇蔽,无法看清事实,完全没想到,或是考虑到儿子的青少年特性造成他会有情绪不稳定,自我为中心,产生责备他人的倾向。

勇敢面对罪咎感、建立新思维

勇敢发掘产生罪咎感的根源?它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一般来说,罪咎感来自于自己的期望,如期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期望建立一个有爸爸、妈妈的健全家庭。虽然这些期望并没有错,但一旦期望没有达到,内心的自我对话充满自责时,就要去检视根深蒂固的想法,开拓 视野,明白原来世界可以很宽广,可以和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样。如果感到对不起孩子,没把孩子生得健康、聪明、美丽;觉得对不起孩子,因为离婚使得孩子没有健全家庭,可以挑战自己的想法,试问自己,难道孩子健康、聪明、美丽,有健全家庭,是通往快乐幸福的必要条件吗?还是仍有其他的方式?这个心灵对话的过程,会带领自己对现有的状况有更宽广的看法,有新的洞察力。

处理它

接受现有的状况是一大突破,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去处理它。若孩子的不健康源于自己的疏忽,要试图原谅自己。也只有在原谅自己的情形下,才比较不会因他人的指责而心虚,只想一味地弥补,让他人予取予求。

当被人责骂时,要有能力分辨不正当、不合理的指责,像小均可以不用完全接受儿子的指控,小强的母亲可以不接受他人的异样眼光,而是努力去设立健康的心理疆界,才不会常被罪咎感或他人所驾驭。

若仍是走不出来,就应该要寻求专业帮忙,用积极健康的态度来处理心中的罪咎感,尽所能发展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408) 916-1323,www.chinesecounseling.org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