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钱规定再增 商家喊救命!
五条管制路边摊贩法案18日获纽约市长彭博正式签署通过,限制摊贩的经营地点等,这些提案都是在市议会中排期已久。但昨日市长声明中,对这次市议会摊贩系列提案(package)中最受关注、将最高罚款额从每次1000元降至500元的434-A号提案却无任何只字片语。这项要求市府只对有重复违规的摊贩增加罚款额的提案,是整个系列提案中唯一对摊贩商家有利的一项,没想到竟功败垂成,让商家大喊救命,直唿「可以罚钱的规定又多了几项」!
「坚决捍卫市民的街道与饮食安全」,彭博签署的五条法案包括:禁止摊贩在计程车停靠站台摆摊的684号提案;禁止摊贩在楼宇进出口20呎之内摆摊的727号提案;禁止在医院旁的「不得停靠」(no standing)地区摆摊的789号提案;要求执法人员开罚单时必须把摊贩营业许可证号码写明的817-A号提案;与要求消费者事务局(DCA)每年两次向市议会提供与摊贩及许可证裁决相关的数据报告的第16-A号提案。
市议长柯魁英日前声明显示,市议会提案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摊贩的经济压力,并让相关法令更为清晰明暸,同时让街道更安全,力求纽约市民与商家的双赢,没想到在彭博掐头去尾后完全变调。
一位在坚尼路(Canal St.)贩售中东食物的摊贩表示,现在卫生局检查已经非常严格,煮肉食的刀叉随时要保持干净、冷冻和煮熟的肉食要达到一定要求温度,苏打饮料不能过期,接触食品的手要戴手套等,若是被查出犯规,就要吃罚单,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他认为抽检对于保证食品卫生有好处,消费者也因为干净美味的食物而成为回头客,「但抽查实在太频繁,现在又多了几个惩罚名目」。
但另一位卖春卷炒粉的华裔摊贩何先生也表示,5、600元的罚款很常见,而且抽查的频率太高,每隔几天或几周就查一次、且调查员吹毛求疵,「什么灯泡太脏、餐车尺寸超过几公分都可以罚」。何先生苦笑表示现在生意不好做,「吃一张罚单、我几百单生意就算为市府作嫁了」,而且到了时间罚款缴不出来,「执照就别想更新了」。
「坚决捍卫市民的街道与饮食安全」,彭博签署的五条法案包括:禁止摊贩在计程车停靠站台摆摊的684号提案;禁止摊贩在楼宇进出口20呎之内摆摊的727号提案;禁止在医院旁的「不得停靠」(no standing)地区摆摊的789号提案;要求执法人员开罚单时必须把摊贩营业许可证号码写明的817-A号提案;与要求消费者事务局(DCA)每年两次向市议会提供与摊贩及许可证裁决相关的数据报告的第16-A号提案。
市议长柯魁英日前声明显示,市议会提案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摊贩的经济压力,并让相关法令更为清晰明暸,同时让街道更安全,力求纽约市民与商家的双赢,没想到在彭博掐头去尾后完全变调。
一位在坚尼路(Canal St.)贩售中东食物的摊贩表示,现在卫生局检查已经非常严格,煮肉食的刀叉随时要保持干净、冷冻和煮熟的肉食要达到一定要求温度,苏打饮料不能过期,接触食品的手要戴手套等,若是被查出犯规,就要吃罚单,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他认为抽检对于保证食品卫生有好处,消费者也因为干净美味的食物而成为回头客,「但抽查实在太频繁,现在又多了几个惩罚名目」。
但另一位卖春卷炒粉的华裔摊贩何先生也表示,5、600元的罚款很常见,而且抽查的频率太高,每隔几天或几周就查一次、且调查员吹毛求疵,「什么灯泡太脏、餐车尺寸超过几公分都可以罚」。何先生苦笑表示现在生意不好做,「吃一张罚单、我几百单生意就算为市府作嫁了」,而且到了时间罚款缴不出来,「执照就别想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