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你的家
伊拉克移民女子日前在圣地牙哥家中遭人闯入痛殴,抢救不治。攻击者在现场留下「滚回你自己国家」的字条,警方不排除仇恨犯罪的可能。
「滚回你自己国家」常是各国主流社会排外的口头禅,自认多数的「想像共同体」,歧视少数。先进国家靠制度或法律,以及公民社会成熟的道德规范,让这种氛围限缩,不至仇恨犯罪或暴动。
许多国家今日所谓的主流,也可能是数百年前的少数,美国尤其是「先来后到」典型,今日白人社群,500年前不过是一群寻求新天地的难民,原住民印地安人才是主流,才是原来的主人。有人说,要对如今移民喊滚回自己的国家,恐怕只有印地安人才有资格。
自从2001年九一一恐袭事件后,不少人对穆斯林信徒有一股莫名恐惧,心中更联想到「恐怖分子」。
数年前印地安人发起一项颇讽刺的「从1492年就和恐怖主义奋战」口号,并把它制成海报,或印在T恤上。海报上,四名印地安当年着名的酋长,手执长枪,犹如九一一事件后新成立的「国内安全部」首长。
这个口号,是暗讽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印地安人已开始护卫美国本土安全,和外来的恐怖分子奋战500年。期望美国社会应反思数百年来西方移民带给原住民的痛苦。
有人认为,将当年西方移民暗喻成恐怖分子,也许和今日把穆斯林当成恐怖分子一样并不恰当。但上述印地安人的观点,无异是对某些主流人士至今仍存在西方中心、白人独尊、不尊重少数价值观的当头棒喝。
美国重视少数族裔的权益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1960年代民权运动时达到高潮,其中非裔人数较多,抗争最力,较受重视,相对只占人口不及1%的原住民常受忽视。1971年,一位印地安酋长飞抵义大利时,宣称印地安人发现「欧洲」,以此反讽美国主流社会每年还在庆祝「哥伦布日」,给世人带来极大震撼。
哥伦布来到美洲前,早有千万原住民世居于此,他们过着自给生活,原住民认为,哥伦布带来西方人,侵占他们的领士,造成杀戮和文化破坏,庆祝哥伦布日无异对原住民伤口撒盐。
况且现今证明,早于哥伦布前,北欧维京人已经到达美洲,要谈先驱,也轮不到哥伦布。
现在美国有此自觉的人已不少,美国最自由主义的城市加州柏克莱市,已将哥伦布日改成原住民日。下次当有人吼着「滚回你自己国家」类似话语时,无妨拿起印地安人「从1492年就和恐怖主义奋战」海报提醒他,美国也不是你的家。
「滚回你自己国家」常是各国主流社会排外的口头禅,自认多数的「想像共同体」,歧视少数。先进国家靠制度或法律,以及公民社会成熟的道德规范,让这种氛围限缩,不至仇恨犯罪或暴动。
许多国家今日所谓的主流,也可能是数百年前的少数,美国尤其是「先来后到」典型,今日白人社群,500年前不过是一群寻求新天地的难民,原住民印地安人才是主流,才是原来的主人。有人说,要对如今移民喊滚回自己的国家,恐怕只有印地安人才有资格。
自从2001年九一一恐袭事件后,不少人对穆斯林信徒有一股莫名恐惧,心中更联想到「恐怖分子」。
数年前印地安人发起一项颇讽刺的「从1492年就和恐怖主义奋战」口号,并把它制成海报,或印在T恤上。海报上,四名印地安当年着名的酋长,手执长枪,犹如九一一事件后新成立的「国内安全部」首长。
这个口号,是暗讽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印地安人已开始护卫美国本土安全,和外来的恐怖分子奋战500年。期望美国社会应反思数百年来西方移民带给原住民的痛苦。
有人认为,将当年西方移民暗喻成恐怖分子,也许和今日把穆斯林当成恐怖分子一样并不恰当。但上述印地安人的观点,无异是对某些主流人士至今仍存在西方中心、白人独尊、不尊重少数价值观的当头棒喝。
美国重视少数族裔的权益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1960年代民权运动时达到高潮,其中非裔人数较多,抗争最力,较受重视,相对只占人口不及1%的原住民常受忽视。1971年,一位印地安酋长飞抵义大利时,宣称印地安人发现「欧洲」,以此反讽美国主流社会每年还在庆祝「哥伦布日」,给世人带来极大震撼。
哥伦布来到美洲前,早有千万原住民世居于此,他们过着自给生活,原住民认为,哥伦布带来西方人,侵占他们的领士,造成杀戮和文化破坏,庆祝哥伦布日无异对原住民伤口撒盐。
况且现今证明,早于哥伦布前,北欧维京人已经到达美洲,要谈先驱,也轮不到哥伦布。
现在美国有此自觉的人已不少,美国最自由主义的城市加州柏克莱市,已将哥伦布日改成原住民日。下次当有人吼着「滚回你自己国家」类似话语时,无妨拿起印地安人「从1492年就和恐怖主义奋战」海报提醒他,美国也不是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