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郭开智:希望后人写史 重真实
抗日战争走过大半个世纪,「战争第一代见证人」许多已走入历史,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近年开启和整合大量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还原出一幅更为广阔而清晰的历史画面。改变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历史,面临重新修正的挑战。

被称「差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川军人物—郭勋祺」的后人,11日公开多年根据家族文书和海外资料整理撰写的「毛泽东是我父亲手下败将—可改写中国历史的土城大战」,提供海外学者重写及修正抗战历史。

尔湾加大生化研究员郭开智是中华民国抗战时期第23集团军副司令兼50军军长郭勋祺将军的女儿,根据母亲罗显功及家中众兄妹多年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匯集成文,「因为历史遗忘了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艰苦卓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守「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希望借助追剿红军机会,削平地方势力,首先成功排挤贵州王家烈,重兵控制贵阳。毛泽东则趁遵义会议得势,长征入川,中共当时向川军谎称「北上抗日,借路过」。

「川军当时认为蒋强共弱,共存于他们有利」,郭开智在「手下败将」文中写道,当时川军认为红军若北上渡长江,将全力阻挡;若只是途径川边,将「卖好送客」,而时任144师师长的郭勋祺的态度则是「在战场上不与红军拼杀」。

郭开智表示,「土城战役」,是共产党的「华容道」,父亲正是放走了曹操的关公。当时郭勋祺手下侦察兵对红军开会地点已瞭如指掌,本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但顾惜红军北上抗日,父亲的部队最后却採用后退30华哩对空鸣枪的方式放走红军。郭还令手下团长沿途给红军送大洋,护送红军安全离开。

土城之战放走红军,也放走改变中国命运的机会。

「手下败将」一书也引用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兹伯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对毛泽东亲自指挥土城一战的描述,「毛在掌握领导权后第一仗中侥倖脱险」。不过这本书一直在大陆禁售,「我回中国也遇到麻烦」,郭开智说,最后还是她先生安迪雪曼的一张「美国脸」救了她。

1941年,郭勋祺因被怀疑通共被查办,软禁至1948年,「父亲抗日的之心付之东流」。

1948年,蒋介石在淮海战役后任命郭勋祺为第15绥靖区副司令,希望他能在守住长江中出力,但不久被解放军俘获。刘伯承、陈毅等知情后全力争取郭勋祺,最终感动其回成都,策反国民党旧部。最终以四川人民军总司令的身分,促成签署和平公约,1949年12月27,成都和平解放。

「但让父亲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共产党没有信义,当时他自己劝留的许多国民党旧部,解放后很快遭到枪毙」,郭开智说,母亲1989年探亲来到美国,面对许多国军的后人,都深感歉意和悲哀。

而郭勋祺本人在解放后担任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水利厅副厅长等,1957年反右开始因陈毅力保而逃过劫难,但两年后终因被批斗而昏迷八天八夜后,64岁离开人世。

抗战走过75年,「我们希望历史真实面目得到忠实还原」,郭开智说,希望后人「能够像司马迁写史记一样撰写历史,不管美好还是黑暗,最重要的是真实」。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