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达山大十字架官司再掀波澜
延续23年的圣地牙哥苏利达山(Mount Soledad)大十字架官司日前再掀波澜。联邦最高法院宣布,拒绝听取辩方「苏利达山纪念碑协会」上诉。这意味着联邦第九巡迴上诉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判决有效,大十字架存在的理由再次面临严重挑战。
苏利达山是位于圣地牙哥沿海社区拉荷雅(La Jolla)的一处高地,虽然海拔只有822呎(251米),但因附近再无其他制高点,又可俯瞰太平洋,所以风景绝佳。1954年,山顶建成29呎(九米)高的水泥十字架一座,渐成为当地宗教人士復活节聚集的场所。
1989年,有民间团体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在公有土地上建造这座十字架,违反美国及加州的宪法,应予拆除,一名联邦法官在两年后作出有利控方的判决。但圣地牙哥于1992年举行公民投票,多数人赞成将山顶的公有土地卖给「苏利达山纪念碑协会」,使其不再具有公有土地的性质,希望得以保留十字架。
然而,对于这宗土地买卖是否违宪,两造争执不休,反覆上诉多次,各级法院也作出不同判决。联邦法官一度宣布要向试图出售该地的圣地牙哥市政府课以每天5000元罚款,除非立即拆除十字架。但最高法院下令此令应予暂停执行。2006年,布希总统签署法案,着将十字架移交给国防部,改建成战争纪念碑,但非裔民权团体与犹太人组织不服,又向联邦法院告该法违宪。
2007年,联邦法官伯恩斯(Larry Burns)裁决布希总统所签法案符合宪法,但第九巡迴上诉法院又于2011年推翻了伯恩斯的判决,坚持认为十字架在苏利达山的存在有悖宪法精神。
这场拉锯式的法律大战延续到今年,「苏利达山纪念碑协会」于2月上诉联邦最高法院,请求覆核第九巡迴法院的判决,联邦司法部也向最高法院提出相同的请求。但最高法院在本月25日终于决定不听取他们的上诉,使第九巡迴法院的判决维持有效。
主张保留十字架的一派输了这一回合,但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最终解决,辩方仍有其他法律途径可走。
苏利达山是位于圣地牙哥沿海社区拉荷雅(La Jolla)的一处高地,虽然海拔只有822呎(251米),但因附近再无其他制高点,又可俯瞰太平洋,所以风景绝佳。1954年,山顶建成29呎(九米)高的水泥十字架一座,渐成为当地宗教人士復活节聚集的场所。
1989年,有民间团体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在公有土地上建造这座十字架,违反美国及加州的宪法,应予拆除,一名联邦法官在两年后作出有利控方的判决。但圣地牙哥于1992年举行公民投票,多数人赞成将山顶的公有土地卖给「苏利达山纪念碑协会」,使其不再具有公有土地的性质,希望得以保留十字架。
然而,对于这宗土地买卖是否违宪,两造争执不休,反覆上诉多次,各级法院也作出不同判决。联邦法官一度宣布要向试图出售该地的圣地牙哥市政府课以每天5000元罚款,除非立即拆除十字架。但最高法院下令此令应予暂停执行。2006年,布希总统签署法案,着将十字架移交给国防部,改建成战争纪念碑,但非裔民权团体与犹太人组织不服,又向联邦法院告该法违宪。
2007年,联邦法官伯恩斯(Larry Burns)裁决布希总统所签法案符合宪法,但第九巡迴上诉法院又于2011年推翻了伯恩斯的判决,坚持认为十字架在苏利达山的存在有悖宪法精神。
这场拉锯式的法律大战延续到今年,「苏利达山纪念碑协会」于2月上诉联邦最高法院,请求覆核第九巡迴法院的判决,联邦司法部也向最高法院提出相同的请求。但最高法院在本月25日终于决定不听取他们的上诉,使第九巡迴法院的判决维持有效。
主张保留十字架的一派输了这一回合,但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最终解决,辩方仍有其他法律途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