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玮、筱婷新舞 从「地铁」看「纽约」
想要知道纽约这个城市到底长什么样子,很多纽约客会说:「那你一定要去坐地铁。」
捨弃医学的安稳之路、从台湾来纽约追求舞蹈梦想的双胞胎姊妹谢筱玮与谢筱婷,从她们住在皇后区四年来搭地铁的通勤经验,创作出全新舞作「城市印象第一号」(City Impression Series No.1),以横跨皇后区到曼哈坦的7号线地铁里种种景象作为启发,表现姊妹俩对于纽约大苹果这个城市的深刻体悟。
谢筱玮与谢筱婷2008年来到纽约就读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Martha Graham School of Contemporary Dance),四年来最常搭的地铁就是7号线。姊姊谢筱玮表示,从华人聚集的法拉盛、经过长岛铁路(LIRR)转运站木边站(Woodside)、再到人潮汹涌的时报广场,7号线沿线各站匯集的丰富人文景象彷彿就是纽约这个民族大熔炉的缩影,「从车上人的表情、各国语言讲话方式、以及流浪汉散发出来的臭味,都是我们每天搭车的生活体验,也成为我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
在去年12月起开始构思作品概念,两姊妹有个共同想法:「想要舞出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作品」,经过半年多的编舞与筹备,找到另外五位舞者一同担纲表演,完成了她们首次以纽约当主题的舞作「城市印象第一号」,作品包括五个片段,开场是7号车起点法拉盛「Chinese」,表现华人用中文讲话噼哩啪啦就像在吵架的沟通场景;接下来是木边站「Happy Dance」,一次偶然在月台看到一个年轻人听耳机沉浸其中,浑然忘我跳起舞来的快乐时光;然后是流浪汉「Homeless」飘散的异味,表达一种不安徬徨的感觉,很多移民、游子内心的不确定感;还有双人舞「Duet」,一个西语裔妈妈提着大包小包还要照顾小孩上下车的辛苦模样,呈现移民老百姓辛苦认命的努力生活着;最后是终点站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在这个什么奇怪事情都会发生、但又见怪不怪的世界中心,舞者舞出光怪陆离的城市意象。
「城市印象第一号」将于5、6日晚8时在曼哈坦Manhattan Movement & Arts Center世界首演,演出还包括与大提琴家陈南呈合作表演的「双螺旋」、以及两姊妹2011年入选葛兰姆二团春季发表会作品「1949」,Manhattan Movement & Arts Center地址曼哈坦西60街248号,票价15元,网址www.manhattanmovement.com。
捨弃医学的安稳之路、从台湾来纽约追求舞蹈梦想的双胞胎姊妹谢筱玮与谢筱婷,从她们住在皇后区四年来搭地铁的通勤经验,创作出全新舞作「城市印象第一号」(City Impression Series No.1),以横跨皇后区到曼哈坦的7号线地铁里种种景象作为启发,表现姊妹俩对于纽约大苹果这个城市的深刻体悟。
谢筱玮与谢筱婷2008年来到纽约就读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Martha Graham School of Contemporary Dance),四年来最常搭的地铁就是7号线。姊姊谢筱玮表示,从华人聚集的法拉盛、经过长岛铁路(LIRR)转运站木边站(Woodside)、再到人潮汹涌的时报广场,7号线沿线各站匯集的丰富人文景象彷彿就是纽约这个民族大熔炉的缩影,「从车上人的表情、各国语言讲话方式、以及流浪汉散发出来的臭味,都是我们每天搭车的生活体验,也成为我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
在去年12月起开始构思作品概念,两姊妹有个共同想法:「想要舞出与这个城市有关的作品」,经过半年多的编舞与筹备,找到另外五位舞者一同担纲表演,完成了她们首次以纽约当主题的舞作「城市印象第一号」,作品包括五个片段,开场是7号车起点法拉盛「Chinese」,表现华人用中文讲话噼哩啪啦就像在吵架的沟通场景;接下来是木边站「Happy Dance」,一次偶然在月台看到一个年轻人听耳机沉浸其中,浑然忘我跳起舞来的快乐时光;然后是流浪汉「Homeless」飘散的异味,表达一种不安徬徨的感觉,很多移民、游子内心的不确定感;还有双人舞「Duet」,一个西语裔妈妈提着大包小包还要照顾小孩上下车的辛苦模样,呈现移民老百姓辛苦认命的努力生活着;最后是终点站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在这个什么奇怪事情都会发生、但又见怪不怪的世界中心,舞者舞出光怪陆离的城市意象。
「城市印象第一号」将于5、6日晚8时在曼哈坦Manhattan Movement & Arts Center世界首演,演出还包括与大提琴家陈南呈合作表演的「双螺旋」、以及两姊妹2011年入选葛兰姆二团春季发表会作品「1949」,Manhattan Movement & Arts Center地址曼哈坦西60街248号,票价15元,网址www.manhattanmov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