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踹共?潮语易夯难解
旅美多年的王小姐今年初返台过年,打开电视,发现媒体动不动就说要「踹共」,王小姐心想「为什么要打共产党」,搞半天才发现,这是台语「出来讲」的「精简浓缩」版,不谙台语的她直唿「好难懂」。
近年网路流行语愈来愈多,从过去无厘头的恶搞,慢慢转向为关注的时事,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结合,融合甚至变种创造新字与新名词,这与西方媒体近年来因应中国崛起而创造出的「中式英文」不谋而合。
这种因应世界潮流而生的词汇,透过网路文化不断演变,不少台湾流行词汇更是「广纳百川」,从联想、人名潮语、数字谐音,到广告用语,都能成为一时的流行精选,还有不少来自台语文化的「变种」潮语,话一出口,让人摸不着头脑。
2011年5月,台湾媒体报导「王老师的五一一末日预言不准,群起要他『踹共』」。「踹共」一词俨然成为2011年台湾最新词汇。
「踹共」的「踹」,读音类似英文「Try」,是台语「出来讲」的合音,台语「出来」念快一点,就变成了「踹」。叫人「踹共」,多少有呛声味道。
多年未回台湾的陈先生说,一开始看到该词,第一时间联想到与「共产党」有关,直到看到该词解释,本身说台语的他,才懂这个世说「新」语。
融合外语文化的流行语,还包括台湾某综艺节目爆红「Hold住姐」,将「Hold住」成为两岸三地最夯的用语,红到连大陆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前观赏「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时,两次口出「Hold住」一词。
网路撰文、爆料内容耸动时,也出现的「妈,我在这」与「记者快来抄」等用语,形容热门文章。
网路上也出现不少「加长版」流行用语。「勿急、勿慌、勿战,正常能量释放」,原本是用在地震发生时,网友间的互相安慰,如今引申为平常心。
「你妈知道你在这里发废文吗?」,则是网友们对一些爱看热闹网友的嘲讽。另外,说人是「龙骑士」,可不只是单纯的电影名称,网路有人将此比喻「骑在恐龙妹上的人」。
名词新解,也一直是网路词汇发展不可少的。其中的「乡民」,原本是指住在乡下的人,香港电影「九品芝麻官」内,将「乡民」意思衍生出「常常喜欢瞎凑热闹,跟人群起闹」。该辞近来更成为「网友」的俗称,不少网友自嘲自己。
在许多购物网站上会看到的「秒杀」,一开始是游戏用语,代表着「在很短时间内杀死对方的游戏单位」,而后则衍生为极低价格的商品迅速卖完。
近年网路流行语愈来愈多,从过去无厘头的恶搞,慢慢转向为关注的时事,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结合,融合甚至变种创造新字与新名词,这与西方媒体近年来因应中国崛起而创造出的「中式英文」不谋而合。
这种因应世界潮流而生的词汇,透过网路文化不断演变,不少台湾流行词汇更是「广纳百川」,从联想、人名潮语、数字谐音,到广告用语,都能成为一时的流行精选,还有不少来自台语文化的「变种」潮语,话一出口,让人摸不着头脑。
2011年5月,台湾媒体报导「王老师的五一一末日预言不准,群起要他『踹共』」。「踹共」一词俨然成为2011年台湾最新词汇。
「踹共」的「踹」,读音类似英文「Try」,是台语「出来讲」的合音,台语「出来」念快一点,就变成了「踹」。叫人「踹共」,多少有呛声味道。
多年未回台湾的陈先生说,一开始看到该词,第一时间联想到与「共产党」有关,直到看到该词解释,本身说台语的他,才懂这个世说「新」语。
融合外语文化的流行语,还包括台湾某综艺节目爆红「Hold住姐」,将「Hold住」成为两岸三地最夯的用语,红到连大陆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日前观赏「2012年上海春节京剧晚会」时,两次口出「Hold住」一词。
网路撰文、爆料内容耸动时,也出现的「妈,我在这」与「记者快来抄」等用语,形容热门文章。
网路上也出现不少「加长版」流行用语。「勿急、勿慌、勿战,正常能量释放」,原本是用在地震发生时,网友间的互相安慰,如今引申为平常心。
「你妈知道你在这里发废文吗?」,则是网友们对一些爱看热闹网友的嘲讽。另外,说人是「龙骑士」,可不只是单纯的电影名称,网路有人将此比喻「骑在恐龙妹上的人」。
名词新解,也一直是网路词汇发展不可少的。其中的「乡民」,原本是指住在乡下的人,香港电影「九品芝麻官」内,将「乡民」意思衍生出「常常喜欢瞎凑热闹,跟人群起闹」。该辞近来更成为「网友」的俗称,不少网友自嘲自己。
在许多购物网站上会看到的「秒杀」,一开始是游戏用语,代表着「在很短时间内杀死对方的游戏单位」,而后则衍生为极低价格的商品迅速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