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票遭忽略 刘醇逸被「低估」
纽约市立大学新闻学院4日举办「移民选票的角色」讨论会,请多家少数族裔媒体代表讨论少数族裔选民在一周后初选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多位代表指出,竞选中参选人频繁到少数族裔社区拜票,显示了少数族裔选票的重要性。但是,除刘醇逸以外的其他民主党市长参选人,似乎完全放弃亚裔选票,都没有到访亚裔社区,其实亚裔选民还是希望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政见。世界日报副总编辑魏碧洲指出,主流媒体对少数族裔参选人有所忽略,如果读者仅从主流媒体上很难了解少数族裔参选人的进展,少数族裔媒体则为读者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内容。以刘醇逸参选和筹款被调查为例,主流媒体常须通过少数族裔媒体来了解事件进展。此次竞选中,刘醇逸以外的其他民主党市长参选人,似乎完全放弃亚裔选票,都没有到访亚裔社区,其实很多亚裔选民还是希望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政见。纽约移民联盟执行总监崔庆汉指出,参选人不管获得多少背书或到访少数族裔社区几次,真正在初选中起到作用的是讲少数族裔语言的义工上门拉票,或打电话催票,「因为很多新移民选民不讲英文」。而「拉票」人力最足的市长参选人,是白思豪和柯魁英。针对在民调中支持率不高的刘醇逸,勃鲁克学院教授Doug Muzzio认为他们「低估」了刘醇逸,尤其是西耶纳学院(Siena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上周公布的民调,竟然显示「在皇后区刘醇逸的支持率是0%」。崔庆汉也指出,很多选民都已经不使用固定电话座机,或是白天不在家,民调调查员就没有找到这些选民;而且民调机构也没有钱请会讲中文或其他亚洲语言的调查员,所以民调低估了新移民选民意见。市大新闻学院将于初选后开展参选人在少数族裔媒体竞选广告的调查,以了解参选人们对少数族裔社区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