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法国人学习
和华人家庭几代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养出王子和公主般脾气的孩子相比,美国妈妈可以管几个孩子,而且可以大多行为有规范,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然而在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德鲁克曼 (Pamela Druckerman)看来,美国父母对孩子还是操心太多、太过溺爱。在如何轻松自在培养出有礼貌、讲规矩的孩子方面,她认为美国人要向法国父母学习,尤其是对「等待」的培养。
德鲁克曼特别把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养育宝贝—一个美国妈妈发现的法国育儿智慧」 (Bringing Up Bebe: One American Mother Discovers the Wisdom of French Parenting),和美国父母分享。此书一出,立刻红翻天,在亚马逊网站上获得了4.3分的好评。
既然能干的美国父母都需要好好学习,自愧不如的我当然也要好好拜读一下,在仔细研读之后,其中发现有些经验还真是值得借鉴。
在这本书中,类似设定界限 (setting limits)、配合孩子的节奏 (rhythms)以及让他们去 (let-them-be)等字眼随处可见,可以不难得出结论,法国父母的育儿方式是在设定的界限,根据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发展,任由他们自己发挥,而不是事事插手,但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
在培养孩子的睡觉习惯方面,法国父母在听到孩子哭了起身安抚之间,都有几分钟的暂停动作,仔细观察,判断看孩子究竟是睡梦的中断,或是真的有需要。如果只是睡梦的中断,就应该让孩子继续哭,学会自己调节,从一个睡梦进入到另一个睡梦中。在这样的训练之下,法国孩子基本上在三、四个月就能睡上整觉。
法国父母另一项很重视培养的能力就是「等待」。几乎是从出生不久开始,法国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抱时,会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
然后从他们会坐开始,妈妈就会在每个周末带着孩子一起烤蛋糕。法国甚至有一种酸奶蛋糕,可以让孩子用空的酸奶杯子用来度量材料,自己制作蛋糕,从中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严格按照程序。在蛋糕烤熟之后,妈妈也不会马上给孩子吃,而是要等待喝下午茶的时候才能吃,孩子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学习等待。
正是因为这些从小的等待培养,法国孩子更为理性和能够自我控制,很少会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尖叫发飙,不像要求一直能得到父母马上满足的美国孩子那样没有耐心,显得有礼貌、有教养。
而根据着名儿童学专家米歇尔 (Walter Mischel)着名的蜀葵糖 (Marshmallow)实验,能够等待和自我控制的孩子往往在各个领域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德鲁克曼特别把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成「养育宝贝—一个美国妈妈发现的法国育儿智慧」 (Bringing Up Bebe: One American Mother Discovers the Wisdom of French Parenting),和美国父母分享。此书一出,立刻红翻天,在亚马逊网站上获得了4.3分的好评。
既然能干的美国父母都需要好好学习,自愧不如的我当然也要好好拜读一下,在仔细研读之后,其中发现有些经验还真是值得借鉴。
在这本书中,类似设定界限 (setting limits)、配合孩子的节奏 (rhythms)以及让他们去 (let-them-be)等字眼随处可见,可以不难得出结论,法国父母的育儿方式是在设定的界限,根据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发展,任由他们自己发挥,而不是事事插手,但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
在培养孩子的睡觉习惯方面,法国父母在听到孩子哭了起身安抚之间,都有几分钟的暂停动作,仔细观察,判断看孩子究竟是睡梦的中断,或是真的有需要。如果只是睡梦的中断,就应该让孩子继续哭,学会自己调节,从一个睡梦进入到另一个睡梦中。在这样的训练之下,法国孩子基本上在三、四个月就能睡上整觉。
法国父母另一项很重视培养的能力就是「等待」。几乎是从出生不久开始,法国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抱时,会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
然后从他们会坐开始,妈妈就会在每个周末带着孩子一起烤蛋糕。法国甚至有一种酸奶蛋糕,可以让孩子用空的酸奶杯子用来度量材料,自己制作蛋糕,从中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严格按照程序。在蛋糕烤熟之后,妈妈也不会马上给孩子吃,而是要等待喝下午茶的时候才能吃,孩子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学习等待。
正是因为这些从小的等待培养,法国孩子更为理性和能够自我控制,很少会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尖叫发飙,不像要求一直能得到父母马上满足的美国孩子那样没有耐心,显得有礼貌、有教养。
而根据着名儿童学专家米歇尔 (Walter Mischel)着名的蜀葵糖 (Marshmallow)实验,能够等待和自我控制的孩子往往在各个领域都会有更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