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路上叮叮噹噹的有轨电车
前几天读同事刘庠写的报导「轻轨电车,见证金山百年沧桑」(世界日报,2月22日,B1),引起许多感慨和回忆。
报导说,为庆祝旧金山公车100周年,市政府、公车局和非牟利机构等,联合推出多项庆祝活动,「市场街轻轨电车博物馆」(MSR Museum)展览,为其中一部分。
旧金山市民何其有幸,在市场街上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形形色色的轻轨电车。
上海淮海路的有轨电车(即轻轨电车),陪伴着我长大。淮海路的电车,从城隍庙到鲁班路,早上5点多起驶,半夜12时停驶。枕在电车叮叮噹噹的铃声中入睡,也在电车铃声中醒来。
上海最后一段有轨电车,从虹口公园到江湾五角场,途经復旦大学。上大学后,还坐过一段时间有轨电车。
忘了何时,有轨电车都消失了。现在要看当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只能到香港导演关锦鹏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中寻觅。
州众议员马世云的助理谢汉屏,年轻时曾在上海生活。很多年前,看到旧金山市场街上行驶的外国轻轨电车,曾希望到上海找找看,是否能找到过去的有轨电车,也索讨一辆到美国,可在市场街上恢復往昔风华,还可促进旧金山和上海这对姐妹市的友谊,可惜上海找不到了。
主要行驶在上海法租界的有轨电车,为何取消,一般市民不知情,政府也不会举行公听会徵询民意。当时市民口口相传的是:有轨电车声音嘈杂,政府关心民众生活,所以换上低嘈音的无轨电车。
其实噪音不应该成为问题。旧金山的缆车有近130年历史,其「嘈音」超过轻轨电车,但相信是市民最喜爱的骨董交通工具。
如果今天停用上海的有轨电车,可能会激起民众的一些反弹。如中国各地拆除有历史意义的故旧建筑,引起民间批评。
西方国家的墓园文化也可说享誉世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有些文化品味的,往往会到墓园瞻仰文化艺术先贤。
杭州西湖边上,苏小小墓、于谦墓、武松墓、林和靖墓等多座墓冢,因毛泽东不喜欢,1964年,一夜之间统统消失。还有一些近代名人墓被迫迁葬。
月前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故居被拆,中国大陆一片讨伐之声。林徽音的一位后人倒是很冷静,她说:北京都没有了,还在乎一幢老宅子。
那是毛泽东要拆掉包括北京城墙在内的大量北京古旧建筑,好「建造」新北京。
林徽音曾对北京市长彭真说:你们拆掉的是800年的真骨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骨董。
在中国,想要保留一些「老」物件,不知为何这么困难?
报导说,为庆祝旧金山公车100周年,市政府、公车局和非牟利机构等,联合推出多项庆祝活动,「市场街轻轨电车博物馆」(MSR Museum)展览,为其中一部分。
旧金山市民何其有幸,在市场街上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形形色色的轻轨电车。
上海淮海路的有轨电车(即轻轨电车),陪伴着我长大。淮海路的电车,从城隍庙到鲁班路,早上5点多起驶,半夜12时停驶。枕在电车叮叮噹噹的铃声中入睡,也在电车铃声中醒来。
上海最后一段有轨电车,从虹口公园到江湾五角场,途经復旦大学。上大学后,还坐过一段时间有轨电车。
忘了何时,有轨电车都消失了。现在要看当年上海的有轨电车,只能到香港导演关锦鹏的电影「红玫瑰、白玫瑰」中寻觅。
州众议员马世云的助理谢汉屏,年轻时曾在上海生活。很多年前,看到旧金山市场街上行驶的外国轻轨电车,曾希望到上海找找看,是否能找到过去的有轨电车,也索讨一辆到美国,可在市场街上恢復往昔风华,还可促进旧金山和上海这对姐妹市的友谊,可惜上海找不到了。
主要行驶在上海法租界的有轨电车,为何取消,一般市民不知情,政府也不会举行公听会徵询民意。当时市民口口相传的是:有轨电车声音嘈杂,政府关心民众生活,所以换上低嘈音的无轨电车。
其实噪音不应该成为问题。旧金山的缆车有近130年历史,其「嘈音」超过轻轨电车,但相信是市民最喜爱的骨董交通工具。
如果今天停用上海的有轨电车,可能会激起民众的一些反弹。如中国各地拆除有历史意义的故旧建筑,引起民间批评。
西方国家的墓园文化也可说享誉世界,中国人到外国旅游,有些文化品味的,往往会到墓园瞻仰文化艺术先贤。
杭州西湖边上,苏小小墓、于谦墓、武松墓、林和靖墓等多座墓冢,因毛泽东不喜欢,1964年,一夜之间统统消失。还有一些近代名人墓被迫迁葬。
月前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故居被拆,中国大陆一片讨伐之声。林徽音的一位后人倒是很冷静,她说:北京都没有了,还在乎一幢老宅子。
那是毛泽东要拆掉包括北京城墙在内的大量北京古旧建筑,好「建造」新北京。
林徽音曾对北京市长彭真说:你们拆掉的是800年的真骨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骨董。
在中国,想要保留一些「老」物件,不知为何这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