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 下部戏想演男人
「钢的琴」10日在纽约电影院上映全场满座,这是华语电影在纽约难得一见的佳绩,现场观众更是好评连连。女主角秦海璐一身白色军装风衣出席影迷见面会,第一次来纽约的秦海璐表示,她很明显的水土不服,更觉得哪儿的中餐都不如在中国正宗。
「钢的琴」讲述了90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工业城市的工人陈桂林一家的故事,陈桂林为了满足女儿要钢琴的要求,她决定为女儿制造一架钢琴,结局是女儿在厂房内弹奏着父亲为她亲手制作的钢琴。秦海璐海凭这部电影获得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八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影后。
秦海璐表示,「钢的琴」记录了中国曾经的一个时期和一些人的记忆,有一代人经历了这些共同的故事背景,这些时代烙印对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她表示当时决定选择这部电影则是因为电影表现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和意志。
秦海璐指出这个电影另外一个特色则是音乐都是现场配音,并不是后期配音,用的都是那个年代父母辈都会哼唱的音乐,观众都纷纷表示这个电影的配乐都非常好。她还表示当时曾经因为「钢的琴」这个名字太文艺没有市场价值被要求改名,她坚持改的名要比这个好,最终因为没有更贴切的名字就用了「钢的琴」。
「接下来很想演一个男人,但太监不行」,秦海璐表示,因为演一个女人不难,女人的想法、思维都很好理解,但男人的想法很难琢磨。她也表示,在接拍电影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这个角色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对长远的发展也没有什么规画,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不能理性分析。
对与观众不时拿她和同期女演员章子怡相比,秦海璐则表示,「在哪儿发展都要回北京住」,更强调她没有规画往国际发展,并笑称她离了中餐一天都不行,而且各地的中餐离开中国味道都不一样。
「钢的琴」讲述了90年代发生在东北某工业城市的工人陈桂林一家的故事,陈桂林为了满足女儿要钢琴的要求,她决定为女儿制造一架钢琴,结局是女儿在厂房内弹奏着父亲为她亲手制作的钢琴。秦海璐海凭这部电影获得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八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影后。
秦海璐表示,「钢的琴」记录了中国曾经的一个时期和一些人的记忆,有一代人经历了这些共同的故事背景,这些时代烙印对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她表示当时决定选择这部电影则是因为电影表现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和意志。
秦海璐指出这个电影另外一个特色则是音乐都是现场配音,并不是后期配音,用的都是那个年代父母辈都会哼唱的音乐,观众都纷纷表示这个电影的配乐都非常好。她还表示当时曾经因为「钢的琴」这个名字太文艺没有市场价值被要求改名,她坚持改的名要比这个好,最终因为没有更贴切的名字就用了「钢的琴」。
「接下来很想演一个男人,但太监不行」,秦海璐表示,因为演一个女人不难,女人的想法、思维都很好理解,但男人的想法很难琢磨。她也表示,在接拍电影的时候往往看重的是这个角色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对长远的发展也没有什么规画,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不能理性分析。
对与观众不时拿她和同期女演员章子怡相比,秦海璐则表示,「在哪儿发展都要回北京住」,更强调她没有规画往国际发展,并笑称她离了中餐一天都不行,而且各地的中餐离开中国味道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