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亚洲协会演讲 谈文化如何跨越海峡
「文化不是武器,我也将藉用它,让它穿越」,知名作家、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22日应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邀请进行讲题为「边境穿越-写作、政治、台湾海峡」(Border Crossing - Writing, Politics, and the Taiwan Strait)演讲,其流利的英式英文、风趣的谈吐、流畅的表达和兼具理性与感性对文化、海峡两岸交流等看法,将现场听众折服。
昨晚整个大厅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听众索性就席地而坐。数百位听众来自各个领域,包括在美学者以及移民自两岸三地的华人和留学生等。演讲由亚洲协会总裁Vishakha N. Desai 博士主持,她对全场爆满的来宾打趣道,「当有好的演讲者,大家自然都会来」,在演讲后并和龙应台一起畅谈文化如何跨越海峡两岸,并开放时间给现场听众提问。
龙应台表示,她感觉「此次演讲回家了」,从在纽约旅居时冬天在哈德逊河边散步,回想起在台湾故乡时的景象,到曾在德国居住的经历,将过去的经历自然地串联起来。她的生活体验不仅在不同国家跨越,角色也从作家身分跨越到公务员,而两种角色不同的是,作家是一个人孤独的事情;而作为公务员,则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她也希望在做事时将两种角色分开,因为作家面对的是自己,公务员则要对自己的公民负责。
龙应台还回顾台湾50年代至1987年的戒严,比如小时候不能在军事区玩耍;金门岛上的孩子则不能玩篮球,因为怕游到对岸;父母收到大陆亲戚的信件只能默默烧掉,不敢回覆。虽然60年过去,时代在改变,两岸的关系得到改善,台北到上海的班机每天都有,但双方的不信任因素依然存在,而这需要运用文化来跨越海峡两岸,并以曾经一位受访者的故事为例,指在1949年冬天时,当一越群官兵穿越越南边境、不准携带武器时,一位拿着法国小号的士兵却被放行,因为「音乐不是武器」。
当Desai问起是什么原因促使龙应台两度从政时,龙应台回忆,在1999年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前,大陆民运领袖王丹曾拜访她在法兰克福的住所,谈起自己曾在监狱中生活三年,龙应台笑说:「我当时想,既然他在监狱中都能待三年,我又为何不能忍受呢?」引起全场大笑。而这次出任首位文化部长,龙应台说,出生在龙年的她已步入60岁,虽然她了解这工作必然充满挫折,但是她还是「想要为社会做些事情,考虑到年龄和精力,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就有听众提问觉得近年来两岸的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龙应台认为大陆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公民社会也在进步,大家有更多的争议和辩论,「虽然离所期许的还很远,但我持乐观态度」;而台湾最大的变化则是在面对大陆的崛起时,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的态度有所在变化。
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台湾创意人才被大陆所吸引,例如作家、表演团体、漫画家、电影导演等,龙应台认为从另外一种角度看,这些人也通过其创作和贡献在大陆发挥其影响力,而未来要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台湾,则需要改革其环境和机制。
龙应台22日稍早并与纽约华文媒体会晤,畅谈对文化部的远景。此次她应亚洲协会(AsiaSociety)、乔治华盛顿大学(GWU)、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邀约,前往纽约、华府、温哥华等城市,以文化部愿景为题发表专题演讲,藉此促进与美加文化互动。在纽约期间还拜访大都会、古根汉美术馆及知名电子书出版机构Simon & Schuster,拜会WNET公共电视台,实地踏访High Line公园等,以取经和交流,洽谈未来合作可能性。
昨晚整个大厅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听众索性就席地而坐。数百位听众来自各个领域,包括在美学者以及移民自两岸三地的华人和留学生等。演讲由亚洲协会总裁Vishakha N. Desai 博士主持,她对全场爆满的来宾打趣道,「当有好的演讲者,大家自然都会来」,在演讲后并和龙应台一起畅谈文化如何跨越海峡两岸,并开放时间给现场听众提问。
龙应台表示,她感觉「此次演讲回家了」,从在纽约旅居时冬天在哈德逊河边散步,回想起在台湾故乡时的景象,到曾在德国居住的经历,将过去的经历自然地串联起来。她的生活体验不仅在不同国家跨越,角色也从作家身分跨越到公务员,而两种角色不同的是,作家是一个人孤独的事情;而作为公务员,则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她也希望在做事时将两种角色分开,因为作家面对的是自己,公务员则要对自己的公民负责。
龙应台还回顾台湾50年代至1987年的戒严,比如小时候不能在军事区玩耍;金门岛上的孩子则不能玩篮球,因为怕游到对岸;父母收到大陆亲戚的信件只能默默烧掉,不敢回覆。虽然60年过去,时代在改变,两岸的关系得到改善,台北到上海的班机每天都有,但双方的不信任因素依然存在,而这需要运用文化来跨越海峡两岸,并以曾经一位受访者的故事为例,指在1949年冬天时,当一越群官兵穿越越南边境、不准携带武器时,一位拿着法国小号的士兵却被放行,因为「音乐不是武器」。
当Desai问起是什么原因促使龙应台两度从政时,龙应台回忆,在1999年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前,大陆民运领袖王丹曾拜访她在法兰克福的住所,谈起自己曾在监狱中生活三年,龙应台笑说:「我当时想,既然他在监狱中都能待三年,我又为何不能忍受呢?」引起全场大笑。而这次出任首位文化部长,龙应台说,出生在龙年的她已步入60岁,虽然她了解这工作必然充满挫折,但是她还是「想要为社会做些事情,考虑到年龄和精力,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就有听众提问觉得近年来两岸的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龙应台认为大陆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公民社会也在进步,大家有更多的争议和辩论,「虽然离所期许的还很远,但我持乐观态度」;而台湾最大的变化则是在面对大陆的崛起时,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的态度有所在变化。
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台湾创意人才被大陆所吸引,例如作家、表演团体、漫画家、电影导演等,龙应台认为从另外一种角度看,这些人也通过其创作和贡献在大陆发挥其影响力,而未来要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台湾,则需要改革其环境和机制。
龙应台22日稍早并与纽约华文媒体会晤,畅谈对文化部的远景。此次她应亚洲协会(AsiaSociety)、乔治华盛顿大学(GWU)、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邀约,前往纽约、华府、温哥华等城市,以文化部愿景为题发表专题演讲,藉此促进与美加文化互动。在纽约期间还拜访大都会、古根汉美术馆及知名电子书出版机构Simon & Schuster,拜会WNET公共电视台,实地踏访High Line公园等,以取经和交流,洽谈未来合作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