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平 乐助亚裔反家暴
于幼平是美亚社区协进会(AACI)反家庭暴力专案「亚裔妇女之家」项目经理,长年从事反家暴宣传,对家暴的危害性有充分认识,在帮助家暴受害人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难忘经历。
记者问:请问什么是家庭暴力,为什么要防止家暴?
于幼平答:家庭暴力不仅限于肢体接触类型的暴力。它存在于所有双方一起生活的关系中,包括约会、婚姻等形式。家暴中一方想要透过暴力来控制另一方,有许多种形式,包括肢体暴力、精神及心理虐待、财务控制等。也可能用对方的移民身分或是小孩来控制。
家暴是对人权的侵犯,必须制止。这就是为什么亚裔社区协会设立「亚裔妇女之家」专门帮助家暴受害人的原因,使家暴家害找到保护自己的力量和资讯。
问:哪些族群较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答:有许多种类人都可能成为家暴受害者。比较容易受家暴危胁,或比较容易被控制的族群包括移民,因为有时候别人会利用移民英语不好等弱点而控制移民,不让他们离开住家,不让他们找工作,不让他们有独立的生活。
有时某些公民或永久居民,可能试图控制那些依靠他们办移民身分的人。这些情形使得移民更易受到家暴伤害。
助亚裔甩阴影
问:在亚裔社区家庭暴力常是禁忌话题?应该怎样帮助亚裔摆脱阴影?
答:是的,对有些人来说,走出家门向陌生人讲述家庭中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有些人会有羞耻感。所以我们就要让人们知道,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不一定要受害者本人才能求助,即使是他们的家人、邻居、教友所遇到的问题,只要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都会提供帮助。我们会让他们相信,他们告诉我们的所有内容,我们都会保密,除非涉及到虐待儿童,或是有人体伤害,例如自杀或杀人。我们的服务全部免费。我们要告诉人们的是:这里是安全的场所。
问:请问家庭暴力有哪些迹象?
答:部分家庭暴力的迹象包括不许受害人与其家人说话、试图让受害人孤立无助、有迹象表明受害人受到他人的控制、受害人感到不安全或是受威胁。如果你的伴侣总是想要知道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如果不让你做自主决定,这些可能就是精神虐待及家庭暴力的迹象。
问:「亚裔妇女之家」是什么样的项目,能够为防止家暴做些什么?
答:「亚裔妇女之家」是亚裔社区协进会主办的专案项目,从1986年开始为家暴受害人服务。1994年我们开设一间紧急庇护所。除了庇护所之外,我们还提供其的受害人所需服务。常有华裔妇女打电话询问法律方面问题。她们想知道在美国法律体制下,怎样申请禁制令,以及当她们决定离婚后,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她们需要瞭解离婚后子女赡养等问题。我们都可以提供她们想要的资讯,帮助她们获得所需的社区资源。
我们还进行个案管理,也就是帮助个人获得独立生活能力。每当有人离开庇护所,我们会帮助提供住房、教育以及就业方面的协助。我们还走进社区,教育民众提升对于家庭暴力的警觉意识。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家暴,或是不知道有哪些资源可以求助。我们在社区中心和学校,或是任何社区组织请我们去的地方办教育演示。最近我们比较集中在医疗机构作宣传。我们还做大量的媒体外展,因为媒体是我们与民众接触的有效途径。
大学首闻家暴
问:你是什么时候加入亚裔社区协进会的,又是怎样开始投入反对家暴服务的?
答:最初加入反家暴服务是我在柏克莱加大读书的时候。当时我正在寻找实习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帮助妇女和儿童的组织,觉得很有意义。我参加他们的培训时,学到了有关家庭暴力的知识,觉得眼界开阔了许多,也对于存在家暴现象感到惊愕。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家庭暴力这个名词。以前可能我也听说过一些个案,但是并不知道它被称为家庭暴力。
后来我在圣荷西寻找实习机会,并获得了一份在美亚社区协进会做社区教育的工作。我对能够帮助他人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教育工作很感兴趣,所以在2000年开始做那份工作,那是11年前了。
后来我又成为亚裔妇女之家专案经理。这是一项非常独特的项目,我对于能有机会为亚裔服务而感到荣幸,我的父母是移民。我很高兴能为我自己的社区服务。
问:作为美亚社区协进会亚裔妇女之家的专案经理,你每天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
答:在专案经理的职位上,我负责监管家暴服务项目的各个层面,包括外展和筹款,开发法律咨询服务和庇护所。
问:在工作中有遇到一些比较难忘的经历吗?
答:是的,有很多故事都很难忘。很多时候人们需要帮助,但是不知道向谁求助。我们很幸运他们能找到我们。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位女士打电话给我们,当时她与丈夫和小姑住在一起。当她因受家暴虐待而打电话报警。警察到场后,因她不会讲英语,她的小姑便冒充她,谎称「一切正常,没有发生状况」,骗警察离开现场。她没有获得警察的帮助。
还好后来这位女士很幸运地找到了我们的电话号码,于是打电话求助,并得到我们的协助。
另一件事,是有一位女士在她自己的国家结婚后,和丈夫一起来到美国。但后来她发现她的「丈夫」已经结婚了。那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严重虐待这位女士。直到她的儿子来探访她,发现她受虐后,教她打911报警。
这些事例中,受害人都很难获得他们想要的帮助。对我来说,每当发现有人竟然做出那样的恶行时,也受到很大的震动。
工作充满意义
问:你很喜欢你的工作,是吗?
答:是的,很喜欢。因为我感觉我的工作能够让事情变得不同。感觉我能帮助别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问:请介绍一下你的个人背景?
答:我出生在美国,母亲来自台湾嘉义,父亲来自大陆北京地区。我毕业于柏克莱加大,获得社会伦理与神学硕士和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以及加州综合研究学院心理辅导与治疗硕士学位。
记者问:请问什么是家庭暴力,为什么要防止家暴?
于幼平答:家庭暴力不仅限于肢体接触类型的暴力。它存在于所有双方一起生活的关系中,包括约会、婚姻等形式。家暴中一方想要透过暴力来控制另一方,有许多种形式,包括肢体暴力、精神及心理虐待、财务控制等。也可能用对方的移民身分或是小孩来控制。
家暴是对人权的侵犯,必须制止。这就是为什么亚裔社区协会设立「亚裔妇女之家」专门帮助家暴受害人的原因,使家暴家害找到保护自己的力量和资讯。
问:哪些族群较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答:有许多种类人都可能成为家暴受害者。比较容易受家暴危胁,或比较容易被控制的族群包括移民,因为有时候别人会利用移民英语不好等弱点而控制移民,不让他们离开住家,不让他们找工作,不让他们有独立的生活。
有时某些公民或永久居民,可能试图控制那些依靠他们办移民身分的人。这些情形使得移民更易受到家暴伤害。
助亚裔甩阴影
问:在亚裔社区家庭暴力常是禁忌话题?应该怎样帮助亚裔摆脱阴影?
答:是的,对有些人来说,走出家门向陌生人讲述家庭中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有些人会有羞耻感。所以我们就要让人们知道,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不一定要受害者本人才能求助,即使是他们的家人、邻居、教友所遇到的问题,只要给我们打电话,我们都会提供帮助。我们会让他们相信,他们告诉我们的所有内容,我们都会保密,除非涉及到虐待儿童,或是有人体伤害,例如自杀或杀人。我们的服务全部免费。我们要告诉人们的是:这里是安全的场所。
问:请问家庭暴力有哪些迹象?
答:部分家庭暴力的迹象包括不许受害人与其家人说话、试图让受害人孤立无助、有迹象表明受害人受到他人的控制、受害人感到不安全或是受威胁。如果你的伴侣总是想要知道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如果不让你做自主决定,这些可能就是精神虐待及家庭暴力的迹象。
问:「亚裔妇女之家」是什么样的项目,能够为防止家暴做些什么?
答:「亚裔妇女之家」是亚裔社区协进会主办的专案项目,从1986年开始为家暴受害人服务。1994年我们开设一间紧急庇护所。除了庇护所之外,我们还提供其的受害人所需服务。常有华裔妇女打电话询问法律方面问题。她们想知道在美国法律体制下,怎样申请禁制令,以及当她们决定离婚后,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她们需要瞭解离婚后子女赡养等问题。我们都可以提供她们想要的资讯,帮助她们获得所需的社区资源。
我们还进行个案管理,也就是帮助个人获得独立生活能力。每当有人离开庇护所,我们会帮助提供住房、教育以及就业方面的协助。我们还走进社区,教育民众提升对于家庭暴力的警觉意识。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家暴,或是不知道有哪些资源可以求助。我们在社区中心和学校,或是任何社区组织请我们去的地方办教育演示。最近我们比较集中在医疗机构作宣传。我们还做大量的媒体外展,因为媒体是我们与民众接触的有效途径。
大学首闻家暴
问:你是什么时候加入亚裔社区协进会的,又是怎样开始投入反对家暴服务的?
答:最初加入反家暴服务是我在柏克莱加大读书的时候。当时我正在寻找实习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帮助妇女和儿童的组织,觉得很有意义。我参加他们的培训时,学到了有关家庭暴力的知识,觉得眼界开阔了许多,也对于存在家暴现象感到惊愕。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家庭暴力这个名词。以前可能我也听说过一些个案,但是并不知道它被称为家庭暴力。
后来我在圣荷西寻找实习机会,并获得了一份在美亚社区协进会做社区教育的工作。我对能够帮助他人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教育工作很感兴趣,所以在2000年开始做那份工作,那是11年前了。
后来我又成为亚裔妇女之家专案经理。这是一项非常独特的项目,我对于能有机会为亚裔服务而感到荣幸,我的父母是移民。我很高兴能为我自己的社区服务。
问:作为美亚社区协进会亚裔妇女之家的专案经理,你每天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
答:在专案经理的职位上,我负责监管家暴服务项目的各个层面,包括外展和筹款,开发法律咨询服务和庇护所。
问:在工作中有遇到一些比较难忘的经历吗?
答:是的,有很多故事都很难忘。很多时候人们需要帮助,但是不知道向谁求助。我们很幸运他们能找到我们。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位女士打电话给我们,当时她与丈夫和小姑住在一起。当她因受家暴虐待而打电话报警。警察到场后,因她不会讲英语,她的小姑便冒充她,谎称「一切正常,没有发生状况」,骗警察离开现场。她没有获得警察的帮助。
还好后来这位女士很幸运地找到了我们的电话号码,于是打电话求助,并得到我们的协助。
另一件事,是有一位女士在她自己的国家结婚后,和丈夫一起来到美国。但后来她发现她的「丈夫」已经结婚了。那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一起严重虐待这位女士。直到她的儿子来探访她,发现她受虐后,教她打911报警。
这些事例中,受害人都很难获得他们想要的帮助。对我来说,每当发现有人竟然做出那样的恶行时,也受到很大的震动。
工作充满意义
问:你很喜欢你的工作,是吗?
答:是的,很喜欢。因为我感觉我的工作能够让事情变得不同。感觉我能帮助别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问:请介绍一下你的个人背景?
答:我出生在美国,母亲来自台湾嘉义,父亲来自大陆北京地区。我毕业于柏克莱加大,获得社会伦理与神学硕士和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以及加州综合研究学院心理辅导与治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