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华工史 史丹福学者将建档
在1865年与1869年之间,美国建成首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参与筑路的华工多达1万至1万5000人,他们对这条影响深远的铁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任何文献留下来,可作为见证。为此,史丹福大学两名学者计画进行一项长期、大规模的研究和搜证工作,希望找到文献,重现华工当年的历史。
两名学者是史丹福大学美国研究系的雪莉‧费沙肯(Shelley Fishkin)和史大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章家敦(Gordon Chang)。
计画是要为当年华工的历史建立一个最权威的档案,为达到这项目标,两位学者唿吁美国华裔人士协助搜寻有关文献和证物。
费沙肯说:「华裔家庭家中如有相关文物,欢迎参与这项计画;研究华工的学者和机构,也欢迎参与。」史大设立的档案称为「北美华人铁路工计画」(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中英文的文物都欢迎。
本身是历史学家的章家敦说:「缺少华人铁路工历史,就无法去研究美国西部的兴起。」
费沙肯说,至今为止,虽然有一些关于华工的传说,但对于华工实际的工作、他们的背景和经历,都没有确实的知识。
她又说,所属的史大美国研究计画,希望能够了解美国文学和电影等如何描述当年的华工,尤其关于种族歧视所造成的后果:种族歧视可能是没有留下文献的原因。
费沙肯还说,史丹福大学的建校者利兰‧史丹福(Leland Stanford)在19世纪发达,华工是他致富的部分原因,但是史丹福校内却没有留下任何华工的记录。
本身是第四代美国移民的章家敦说,他与其他史家都对没有留下华工文献这件事感到奇怪,因为华工必会写信和寄钱回中国,也必然与住地的其他族裔人士交往,但为什么这些纪录都没留下来呢?这很可能与当年的社会认为,华工只属边缘族群有关。
美国、亚洲和加拿大的学者都会参与这项计画。本月初,一批学者已在史丹福举行了会议,商议落实计画的方法。史大一些学生也协助蒐集资料。所蒐资料将储存在史大东亚图书馆。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两名学者是史丹福大学美国研究系的雪莉‧费沙肯(Shelley Fishkin)和史大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章家敦(Gordon Chang)。
计画是要为当年华工的历史建立一个最权威的档案,为达到这项目标,两位学者唿吁美国华裔人士协助搜寻有关文献和证物。
费沙肯说:「华裔家庭家中如有相关文物,欢迎参与这项计画;研究华工的学者和机构,也欢迎参与。」史大设立的档案称为「北美华人铁路工计画」(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中英文的文物都欢迎。
本身是历史学家的章家敦说:「缺少华人铁路工历史,就无法去研究美国西部的兴起。」
费沙肯说,至今为止,虽然有一些关于华工的传说,但对于华工实际的工作、他们的背景和经历,都没有确实的知识。
她又说,所属的史大美国研究计画,希望能够了解美国文学和电影等如何描述当年的华工,尤其关于种族歧视所造成的后果:种族歧视可能是没有留下文献的原因。
费沙肯还说,史丹福大学的建校者利兰‧史丹福(Leland Stanford)在19世纪发达,华工是他致富的部分原因,但是史丹福校内却没有留下任何华工的记录。
本身是第四代美国移民的章家敦说,他与其他史家都对没有留下华工文献这件事感到奇怪,因为华工必会写信和寄钱回中国,也必然与住地的其他族裔人士交往,但为什么这些纪录都没留下来呢?这很可能与当年的社会认为,华工只属边缘族群有关。
美国、亚洲和加拿大的学者都会参与这项计画。本月初,一批学者已在史丹福举行了会议,商议落实计画的方法。史大一些学生也协助蒐集资料。所蒐资料将储存在史大东亚图书馆。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