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湾区的中国通
渐渐发现,人不能永远从自己这一头看事情。偶尔能够站到另一边,从对面看自己,会有不少益处。

湾区各城市的华人居民相当多,更有不少华裔当选市议员、甚至当到一市之长,我很好奇,所谓「主流」的白人朋友,究竟如何看待华裔社群。

库比蒂诺市的公共资讯官里克.基森是我採访十多年的新闻对象,我想到从他身上寻找答案,却发现简单的答案并不存在。不过,从基森十年来的改变,也归纳出主流社会重视华人的一些蛛丝马迹,或许见树而不见林,但也算十年来中国热的一种佐证吧。

亚裔特多的库比蒂诺向以「族裔多元」自豪,市政府早已习惯开茶会时,到金麦面包店买春卷来待客。早在八、九年前,市府即编列预算,把华文报的文章译成英文,传给市内产官学人士「了解舆情」,而实际在操作的人就是基森这位新闻官。

我观察到,十年来基森自己的改变亦不少,顺手捻来几个例子:当华裔民选官员要离任,他知道避开送时钟为纪念品,他说:「我知道的,华人不喜欢人家『送终』。」

两周前,市议会讨论是否和江苏昆山市结姊妹市,虽然结论是等以后再议,基森倒是很注重「昆山」的正确发音。以前,遇到中文拼音,「老美」多半点到就好,不十分讲究捲舌音与否,毕竟拼音无法充份教人捲舌。

如今,基森要求我示范好几次,要研究老中如何读「昆山」。我忆起数年前,也有很多热心人要推动和浙江义乌市结姊妹市,「义乌」固然比昆山容易读,但,美国人能够像中国人学英语般,讲究发音准确地来读中文,实在是一种新情势。

基森好学多问。他问我:中国各城纷纷来湾区招才招商,中国经济情势一片大好的事,媒体报导无日无之,「为什么欣欣教育基金会年年仍为大陆学校募款?」中国如今不是富了吗?

他自问自答,说听完欣欣的义工丁永庆解说,就明白了。我问丁永庆如何回答的?丁永庆说,一方面是各地贫富悬殊仍然严重,而且中国人口众多,美国人均所得5万多,中国人均至今仍只4千余,偏远学校真的很苦。

同样的问题也有不少华人私下议论,基森也问,也真正是想搞清楚。

过去讲「中国通」,泰半在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或者在国务院里。今天,像基森这样,也是另一种中国通。他就在湾区的日常生活里,从你我之间,了解到中国。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