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饰当玩具 整袋「借」同学 只能婉言相讨
有购买金饰习惯的父母请注意保管,别让家中小孩误以为是玩具转送给同学。一名陈姓闽籍妇人7日至福建同乡会寻求协助,原因就是她姪女一年前前往其姐家中,看到一包红袋装的金饰,误以为是玩具而拿走,并且转送给学校同学,金饰一去不復返。
陈姓妇人表示,约莫半年前姐姐要返回福州时,想到将珍藏的金饰带回福州赠送乡亲。岂料打开珍藏金饰的抽屉,发现空空如也。由于姐姐独居,膝下没有子女,曾到访姐姐家中的只有他们共同的姪女。几番询问姪女过后,姪女承认一年前到阿姨家中看到红袋盛装的金饰,以为是「玩具」,把它带回家里,过后再带去学校,整袋「玩具」被白人同学拿走。陈姓妇人说红袋里至少有五只金戒指、两只手镯、以及三、四条金鍊。
陈姓妇人表示,他们从姪女口中得知该同学的家中电话,曾一度想致电该同学家长,但碍于无凭无据,迟迟不敢有所行动,延滞至今。陈姓妇人认为,姪女因为身心发育皆比一般人迟缓,所以误将金饰当成玩具「借」给白人同学,但该学生应该可以分辨金饰价值,将金饰拿给父母了。因此陈姓妇人觉得该白人同学的父母应该知道金饰去处。
黎保利律师楼案件经理宋大维解释,陈姓妇人家人没有实质证据证明白人小孩拿走金饰,且事件两造双方皆为幼童,难以诉诸法律。她建议妇人致电白人学生父母,将疑虑婉转告诉对方父母,至于对方父母是否愿意退还金饰,就不在陈姓妇人家人的控制范围了。
陈姓妇人表示,约莫半年前姐姐要返回福州时,想到将珍藏的金饰带回福州赠送乡亲。岂料打开珍藏金饰的抽屉,发现空空如也。由于姐姐独居,膝下没有子女,曾到访姐姐家中的只有他们共同的姪女。几番询问姪女过后,姪女承认一年前到阿姨家中看到红袋盛装的金饰,以为是「玩具」,把它带回家里,过后再带去学校,整袋「玩具」被白人同学拿走。陈姓妇人说红袋里至少有五只金戒指、两只手镯、以及三、四条金鍊。
陈姓妇人表示,他们从姪女口中得知该同学的家中电话,曾一度想致电该同学家长,但碍于无凭无据,迟迟不敢有所行动,延滞至今。陈姓妇人认为,姪女因为身心发育皆比一般人迟缓,所以误将金饰当成玩具「借」给白人同学,但该学生应该可以分辨金饰价值,将金饰拿给父母了。因此陈姓妇人觉得该白人同学的父母应该知道金饰去处。
黎保利律师楼案件经理宋大维解释,陈姓妇人家人没有实质证据证明白人小孩拿走金饰,且事件两造双方皆为幼童,难以诉诸法律。她建议妇人致电白人学生父母,将疑虑婉转告诉对方父母,至于对方父母是否愿意退还金饰,就不在陈姓妇人家人的控制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