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福州纺织团访FIT 打「主动牌」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催生出许多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世界商业舞台上崭露头角;而经过金融海啸重新洗牌后的美国经济,出现许多新的发展契机。17日以周善淹为首的福州长乐纺织业考察团,在美中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丽安排下,与纽约流行设计学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学者教授就中美两国纺织品供需市场之现况进行了讨论,以探索未来合作发展的新途径。

此行考察团中,各成员企业的年营业额均达上亿美元, 营业项目主要为生产服装、制鞋、玩具、家具等所需的布料。团长周善淹表示,虽主要市场仍在国内,但从德国、台湾引进的尖端设备符合国际标准,中国的纺织企业完全拥有跨国竞争的能力。会中积极讨论了美国近年针对中国所制定的的反倾销关税政策,与两个月前签订的美韩自由贸易市场条约所带来的影响。

但FIT的纺织原料与国际贸易学教授玛格列特比夏教授(Margaret Bishop)指出,中国纺织业最该担心的其实是2006年美国与哥伦比亚签定的自由贸易市场条约。「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的市场」,统计结果显示,近几年来,美国虽有超过四成纺织布料是从中国进口,但因中国人力成本增加,工厂从城市移至乡村,在油价节节攀升的影响下,运输成本上升速度远超预期。在过去一年半以来,许多美国知名品牌已将工厂移至离美国较近、人力成本也具一定竞争力的拉丁美洲,有些甚至选择将工厂迁回美国本土。

「十年以前,主宰时尚界的是杂志媒体与伸展舞台,如今时尚界的焦点在于网路社群与各式舆论平台」。比夏进一步指出网际网路的发明与成熟使原已日新月异的时尚界更加分秒必争。风靡全美的网上时尚商城走的大多是限时限量的高设计路线,着名西班牙品牌「ZARA」每年推出32季时装更是求新求变。便利的市场调查让各品牌更加贴近消费者,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生产计画,纺织业过去习惯的庞大订单将不復见。比夏建议与其被动的供应,中国各大厂商应结合原料生产与制成,大力发展设计和行销等软实力,以期达成产业国际化的愿景。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