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海外华人流行逆向海淘
「海淘」近年红透中国大陆年轻一族,在海外网站上直接下订单、由当地亲友或中专中介机构代为收货并转寄回国。如今随着「淘宝」、「京东」等一批大陆电子商务网站的崛起,不少身在美国的华人新移民也乐于「逆向海淘」,大到衣帽鞋包、居家用品,小到饰品、零食、佐料,都能从国内网站上直接下单,再转寄来美。

有「逆向海淘」一族认为,价廉固然是一个考虑因素,但漂亮、好用、美国买不到,以及国内亲友带动,才是推动「逆向海淘」潮流的根本因素。

新近加入「逆向海淘」行列的南加华人Joyce表示,国内同学、同辈亲戚有不少人日常购物都是「中美通吃」,「洋货海淘,国货淘宝」,她一直想搜购漂亮有特色、价钱实惠的髮饰,但「在美国逛了无数华人店、日韩店和老美店,看得入眼的寥寥无几,价钱也不便宜」。最近开始借用国内表弟的帐号尝试在国内网站上购物,「上网站一看,样样爱不释手,復古风、民族风的髮簪、髮梳、发卡,价格便宜的只有几元人民币,贵的也只有二、三十元,数万件商品几乎挑花眼」,一口气买下近400元人民币的几十件髮饰,通通包邮到表弟的地址,暑假期间就可以托返乡探亲的家人和表弟结算花费,把东西带回来「臭美」。

Joyce认为,价格便宜固然是「逆向海淘」风行原因之一,但款型丰富、极富中国特色,「在美国买不到」,才是「逆向海淘」的最大魅力。

有五年「逆向海淘」经验的华人阿宝说,起初在大陆网站购物,需要借用同学的帐号和境内银行卡,买完东西后再麻烦同学收货、转寄,她再把整笔花费按匯率折算匯给同学,十分麻烦。现在不少大陆网站卖家开始接受境外Visa、Master信用卡支付,结帐时和在美国网上流程一样输入信用卡信息,只需邮寄地址填写国内代收人的地址,网购网站透过第三方网上支付系统预扣款项,买家收到收货人确认到货后,再放款给卖家,等包裹收齐再统一发货来美。阿宝也说,使用海外信用卡的一个小缺点是,不同银行、不同种类的信用卡,可能收取3%到6%不等的国际交易手续费。

日韩系新潮衣服鞋包、饰品,居家摆设、桌布、睡衣,手机套,各类零食,阿宝的购物单无所不有。「美国outlets衣服便宜,但款式太土,商场里衣服好看,但就不便宜」,而且阿宝个头偏矮,身材也较瘦,「美国店最小号的衣服还是嫌大」,起初「逆向海淘」可谓是「逼上樑山」,结果却一发不可收。

运费也可以货比三家,阿宝说,非急用的生活用品走海运,15公斤体积重量的包裹运费约300多元人民币,较快货运的如今不少「逆向海淘」一族选择Fedex,最快的时候两个工作日便可寄达,透过快递代理的折扣,运费只有约800元人民币,价格上已逼近海陆联运,但速度更快,唯一的缺陷是Fedex不能寄零食。

「逆向海淘」也有种种问题存在,包裹重量虚报、含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没收,都是常发生的状况。

芝加哥华人吴小姐透露,去年底她「逆向海淘」几大笔单子合在一起,通过国内一家代理收货、发快递,包裹走Fedex三天后寄达,她根据Fedex官方网站换算表一算,包裹应该是22公斤体积重量,但代理商家收的是30公斤体积的运费,吴小姐发现事有可疑后找代理商交涉,对方抵死不承认,声称「收取的就是Fedex报的重量,都是这样的」,扯皮到最后代理干脆玩消失,事情不了了之,运费也没有退回来。吴小姐表示,包裹重量虚报在一起「逆向海淘」的同好圈中时有所闻,一个包裹有两三公斤的偏差都已见怪不怪。

「逆向海淘」商品里如果含有美国禁止入境的食品,或者山寨名牌,万一被抽查到,一笔钱可能就打了水漂。

留学生钟小姐去年在大陆网站上花500多元人民币买山寨版的一双Salvatore Ferragamo 经典款皮鞋和一个Balenciaga机车包,与网购的一批衣服、肉类零食一起寄来美国,结果包裹到手时,肉类和山寨名牌鞋包已尽数被海关没收。

钟小姐也透露,经验显示,走海陆联运的包裹比其他货运方式被抽查概率都要高。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