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民选官员须自律
华裔参政近来蔚为风潮,单以加州49选区众议员选举就有五位华裔有意参选,显见华裔已从早年的「三把刀─剪刀、菜刀、剃头刀」,升格进军参与决策的政界,可喜可贺。
华裔不甘再在政界充当沉默的一群,积极在权力机构争取领导地位,提升影响力,服务民众,值得赞赏。但欣见华裔在政界人才辈出,华人与有荣焉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有少数华裔民选官员跻身政坛后,错估自己的影响力,以公谋私,最难容忍的是,染上贪腐恶习,施展「衙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的敛财行径。
像前罗斯密市议员陈奕泉就因收受开发商逾万元贿款,面临十年牢刑。而前天普市议员汪嵩之也因收取开发商不当捐款,尝到入狱滋味。如就这两位华裔民选官员的表现,并不算差,不幸的是对政治捐款的拿捏,失了分寸,或挟权力索贿,断送自己政治前程,至为可惜。
政治这条路,看似康庄大道,光鲜亮丽,登门而入者,跻身权力中心,顾盼自雄,久而久之,自认高人一等。唯权力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一旦忽视,极易步上以公谋私,纵慾图利之途,陈、汪两位华裔民选官员就是前车之鑑。
平心而论,许多乍入政界的青壮之士,初时大多怀抱理想,全心为民服务,可嘆的是,陷身政治决策阶层后,绝对的权力造成腐化,肉腐而蛆生,贪婪之风因此而起,终至触法,悔之已晚。
华人参政值得鼓励,也是华人未来赢得尊重与公平地位的有力途径,既有心于宦途,根本之途须从最基层服务做起。目前又面临选举高峰期,宣布参选、成立竞选总部、政要支持等选战戏码陆续上场。服务民众、改革缺失、兴利除弊等政见纷纷推出,参选人积极造势,进军政坛的雄心显而易见。但能否真正打动选民的心,乐意出面投票,显然不只是靠参选人选前的动作,就能奏效。
华裔如真要赢得胜选,五花八门的选举招术,远不如深入民间落实服务;美丽的竞选政见,也远不如实实在在发掘社会问题,解决民瘼,改善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参选人要能证明自己的品德,始终表里如一,而非仅靠一时的包装,拉拢一些政要背书造势。须知真正感动选民,激发选民热情的是政治人物的热心、诚心与良心,而非只为自己的私心、黑心、贪心。
回顾华裔参政,华裔民选官员因操守问题出事,毕竟属少数,但严重伤害族裔形象,值得戒惕。从长远来看,选举是一时的,做人是永远的,华裔从政本已不易,既跨出这一大步,就应严以律己,谨慎从公,擦亮华裔从政清廉有效率的招牌。
华裔不甘再在政界充当沉默的一群,积极在权力机构争取领导地位,提升影响力,服务民众,值得赞赏。但欣见华裔在政界人才辈出,华人与有荣焉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有少数华裔民选官员跻身政坛后,错估自己的影响力,以公谋私,最难容忍的是,染上贪腐恶习,施展「衙门八字开,无钱莫进来」的敛财行径。
像前罗斯密市议员陈奕泉就因收受开发商逾万元贿款,面临十年牢刑。而前天普市议员汪嵩之也因收取开发商不当捐款,尝到入狱滋味。如就这两位华裔民选官员的表现,并不算差,不幸的是对政治捐款的拿捏,失了分寸,或挟权力索贿,断送自己政治前程,至为可惜。
政治这条路,看似康庄大道,光鲜亮丽,登门而入者,跻身权力中心,顾盼自雄,久而久之,自认高人一等。唯权力的背后,是更大的责任,一旦忽视,极易步上以公谋私,纵慾图利之途,陈、汪两位华裔民选官员就是前车之鑑。
平心而论,许多乍入政界的青壮之士,初时大多怀抱理想,全心为民服务,可嘆的是,陷身政治决策阶层后,绝对的权力造成腐化,肉腐而蛆生,贪婪之风因此而起,终至触法,悔之已晚。
华人参政值得鼓励,也是华人未来赢得尊重与公平地位的有力途径,既有心于宦途,根本之途须从最基层服务做起。目前又面临选举高峰期,宣布参选、成立竞选总部、政要支持等选战戏码陆续上场。服务民众、改革缺失、兴利除弊等政见纷纷推出,参选人积极造势,进军政坛的雄心显而易见。但能否真正打动选民的心,乐意出面投票,显然不只是靠参选人选前的动作,就能奏效。
华裔如真要赢得胜选,五花八门的选举招术,远不如深入民间落实服务;美丽的竞选政见,也远不如实实在在发掘社会问题,解决民瘼,改善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参选人要能证明自己的品德,始终表里如一,而非仅靠一时的包装,拉拢一些政要背书造势。须知真正感动选民,激发选民热情的是政治人物的热心、诚心与良心,而非只为自己的私心、黑心、贪心。
回顾华裔参政,华裔民选官员因操守问题出事,毕竟属少数,但严重伤害族裔形象,值得戒惕。从长远来看,选举是一时的,做人是永远的,华裔从政本已不易,既跨出这一大步,就应严以律己,谨慎从公,擦亮华裔从政清廉有效率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