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寒蝉效应 吓跑不少外籍人才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中国籍科学家姜波因涉嫌间谍活动,日前被FBI逮捕,在全美华人社区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华人将事件与1999年「李文和案」相提并论。科研专业人士认为,主流社会一波又一波针对华人「反间谍」浪潮,华裔高科技人士产生「寒蝉效应」,更吓跑不少外籍人才,反而对美国不利。

「姜波事件发生后,到手的工作offer飞了」。要求不具名的华裔物理学界人士透露,位于巴尔的摩某所大学与NASA合作的地球物理研究项目,在姜案发生后,「项目里的中国人都被监视,全天候明确监控,连上厕所都跟着」。由于是「NASA挂在大学的科研项目,出事后NASA就收回中国人的通行权(access)」,获研究所聘书、已开始上班的中国籍大气科学研究人员如今进退两难,「留在那里也无法工作,眼看到嘴的鸭子飞了」。

这位华人指出,高科技领域针对中国人的「防贼」心态越来越明显,对科研领域中国人必将产生「寒蝉效应」,「已有人开始讨论从政府项目转去工业界任职」。

刚从波音(Boeing)公司退休的商用卫星资深华裔女工程师李琼指出,当年李文和案爆出,对她影响颇深,她向部门提出条件,只做无需安全调查(security clearance)的商业项目,不从事国防军事相关项目,因为「做好一个项目很难完全滴水不漏」,不做敏感项目正是出于这种自我保护意识。

李琼注意到,周围华人同业「几乎没有人做保密项目,能不涉及就不涉及,害怕万一出事,首当其冲,即使做商业项目,也都很小心」。李琼说,对华裔的偏见「很不公平」,「我们家人都在这里,做事都很谨慎,谁也不愿意出事牵连家人,但老美还是认为,你们有亲戚在海外,可利用他们胁迫你洩密」。

在艾尔塞冈度国防工业巨头雷神(Raytheon)公司担任工程师近20年的匿名华裔表示,姜、李案严重损害华裔科技人员的整体声誉,无论在敏感尖端领域或非敏感行业,虽然没有明显针对华人,但业界时不难感觉「华人被当成知识偷窃者看待」,这种偏见会令美国高科技业流失众多华裔人才。而如今任职敏感行业的华裔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做到「出了公司大门,绝口不提工作事」。

一位在南加州NASA某机构任职的华裔科研人员,以「人人自危」描述姜案发生以来的心情,机构里华裔、亚裔研究员众多,但「大家见面时都刻意迴避谈这件事」。

从达特茅斯大学获得化学博士的北京大学南加州校友会会长刘玉发指出,从钱学森到李文和,在关系美国国家国防利益的尖端领域华裔科技人员,受排斥素有历史渊源,姜波案若最终被证实又是一起「莫须有」案件,可能将让更多华裔科技人才意识到参与工作和科研成就都因此受限,从而对尖端国防领域望而却步。

刘玉发也认为,如果姜波被证实属冤枉,从而促使美国当局以此为契机,採取措施从根源上处理存在于敏感科技领域对华裔的不信任,或许「坏事也会变好事」。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洛杉矶分会会长于浩则表示,姜、李案短期内对科研领域华裔必然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效应和更大范围看,在敏感军工行业、国防科研领域一路顺风顺水的华裔也不在少数。

于浩透露,该协会一位资深会员曾在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国防项目长期任职,深受信任和重用,近期返回中国转做民用技术,高度自律,同样也能不触红线而又做得风生水起。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