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佐举枪自尽 警员心理状态引关注
今年万圣节晚上,警佐塞德洛(Robert Cedeno)坐在菠萝园(Borough Park) 66分局外的汽车上,用配枪轰向头部自杀,此事轰动社区,引起大众关注。「每日新闻报」报导指出,下任市长在委任新警察局长前,应当反思塞德洛为什么要自杀。市警局一名医生说,「警察要自杀,通常不会是偶然决定。一名受困扰的警察,通常会思考一段时期,然后才下决定,尤其是带着含意的自杀,就像在分局前自杀的这位警察,或2008年紧急事务科(ESU)的那一位。」2008年9月24日,警佐皮格特(Michael Pigott)下令使用电击枪,对付一名患精神病的男子,导致对方跌死。事隔八天,他从苏福克郡驾车前往布碌崙的ESU总部,吞枪自尽。先前,皮格特已交出配枪,及受到警局高层和内部事务科的警探诘问,他们扬言逮捕他,把他送进大牢。皮格特留下一封遗书,说他宁可自杀,也不让三个孩子看到自己被扣上手铐或坐牢。皮格特死后,警局高层怀疑他为何这么做,他被刑事起诉的机会不大,但他的心理状态脆弱,承受的压力已超过极限。这位医生说,「警察都像作战中的士兵,他们承受很大的压力,根本不知道慌忙求救的一通电话,会造成暴力或死亡事件,甚至自己被控告。一宗普通的拦查汽车事件,也会引起暴力事件。警方在巨大压力下使用拦检政策,搜捕持枪客,但担心法律修改后,拦检会引起诉讼。后来,在废除拦检一案中,一名联邦法官被撤换。凡此种种,都会导致混乱、疑虑、压力。」假如下任市长和警察局长愿意听听这位医生的建议,塞德洛的自杀可能不会发生。该医生说,「警察往往过着危险、紧张的生活,当中大多数吃垃圾食物、狂饮咖啡、以酒精和香菸纾解身心。在高犯罪率社区的警察有如作战士兵,需要时间休息。警察也像市民大众一样,同样遇上经济、婚姻和中年危机,不同的是他们每天都目睹纽约市最糟糕的一面;他们持枪维持治安,这是一项巨大、紧张的责任。」他说,如果当局不能硬性规定警察要年度体检,那么至少要他们每年接受心理检查,作为资格审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