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反成浪费?
本报昨天报导,密西根州卡拉玛助市的71岁居民Michael Nicholson已得到29个学位,正攻读第30个学位。他拥有一个学士、两个副学士、22个硕士、三个专业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大多数学位与教育有关,如教育领导学、图书馆科学、学校心理学、家庭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和法律执行等,目前正攻读刑事司法学硕士。
中国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位老美奇葩剑及屦及实现「终身学习」概念。只是对照美国目前教育情势,他会不会有抢占年轻人的高等教育机会、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之嫌?
尼可森说:「在教室见到教师和学生,很有刺激性,给我的生活带来趣味,否则生活非常乏味。」「我想得到33或34个学位。如果得到,我觉得完成了自己的基本教育。此后如果我还活着,那时我大概80、81岁了,我会去自由地追求任何学位。」
这个故事被广泛报导,显示美国人也鼓励好学不倦,让老年人退休后得有所终。追求一生想实现的愿望,也是一种人权和价值,但不知这样盲目地追求学位,是否造成排挤效应,抢占了孩子们的入学和上课机会?
这当然是反映加州高等教育现状的联想,密西根州或许不像加州,没有孩子进不了公立大学,或选课面临激烈竞争、选不到课的问题。加州目前很多孩子无法拿到想修的课程,以致原本四年可毕业的大学,很多人要读五年甚至更久,才修完想要的学位和学分。
受教育是国民的权利,也是学会一技之长,进入社会和职场前的准备。前述老人好学不倦,令人敬佩,但修习30多个学位,如果只是附带在年轻人间修课,未抢占其他人机会,旁人无可置喙,他绝对有上课的权利。但好事者会问,修完这些学位,无法再回馈和贡献社会,只是满足自己,甚至想标新立异,最后带入棺材,教育资源这样使用,是不是虚耗和浪费了?
加州也有许多人退休后赴大学修课,和年轻人抢夺有限的修课机会,但加州预算吃紧,加大和州大系统一再删减预算,两大系统各分校很多学生修不到想修的课程,必须排队等待选课机会。这时候,年长者如为了兴趣、为了履行终身学习而修课,形成排挤效应反而浪费教育资源,机会就该让给年轻人优先。
这么说或许把教育功利化、实用主义化,认为教育是谋生和提升社经地位的工具,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精神内涵和昇华。但美国不就是实用主义和功利挂帅的国家,面临预算艰难阶段,年长者修课宜赴成人学校和大学的延长教育部门,如果把晚年拿到多少学位当作个人成就炫耀,反而贻害他人,就有商榷余地了。
中国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位老美奇葩剑及屦及实现「终身学习」概念。只是对照美国目前教育情势,他会不会有抢占年轻人的高等教育机会、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之嫌?
尼可森说:「在教室见到教师和学生,很有刺激性,给我的生活带来趣味,否则生活非常乏味。」「我想得到33或34个学位。如果得到,我觉得完成了自己的基本教育。此后如果我还活着,那时我大概80、81岁了,我会去自由地追求任何学位。」
这个故事被广泛报导,显示美国人也鼓励好学不倦,让老年人退休后得有所终。追求一生想实现的愿望,也是一种人权和价值,但不知这样盲目地追求学位,是否造成排挤效应,抢占了孩子们的入学和上课机会?
这当然是反映加州高等教育现状的联想,密西根州或许不像加州,没有孩子进不了公立大学,或选课面临激烈竞争、选不到课的问题。加州目前很多孩子无法拿到想修的课程,以致原本四年可毕业的大学,很多人要读五年甚至更久,才修完想要的学位和学分。
受教育是国民的权利,也是学会一技之长,进入社会和职场前的准备。前述老人好学不倦,令人敬佩,但修习30多个学位,如果只是附带在年轻人间修课,未抢占其他人机会,旁人无可置喙,他绝对有上课的权利。但好事者会问,修完这些学位,无法再回馈和贡献社会,只是满足自己,甚至想标新立异,最后带入棺材,教育资源这样使用,是不是虚耗和浪费了?
加州也有许多人退休后赴大学修课,和年轻人抢夺有限的修课机会,但加州预算吃紧,加大和州大系统一再删减预算,两大系统各分校很多学生修不到想修的课程,必须排队等待选课机会。这时候,年长者如为了兴趣、为了履行终身学习而修课,形成排挤效应反而浪费教育资源,机会就该让给年轻人优先。
这么说或许把教育功利化、实用主义化,认为教育是谋生和提升社经地位的工具,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精神内涵和昇华。但美国不就是实用主义和功利挂帅的国家,面临预算艰难阶段,年长者修课宜赴成人学校和大学的延长教育部门,如果把晚年拿到多少学位当作个人成就炫耀,反而贻害他人,就有商榷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