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岱君谈蒋介石抗日心路历程
8日下午,旧金山华埠国父纪念馆举办「建国百年座谈会与图片展」,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应邀演讲,谈蒋介石日记中有关对日抗战的纪录。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孙子丁元也以演说分享了和祖父生活的记忆。
郭岱君指出,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蒋日记每天一定在右上角写上「耻」 或 「雪耻」, 48年未曾改变,称日本为「日倭」、「倭」。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採取不抵抗政策,从蒋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的考量。蒋在日记中陆续写下:「闻渖阳、长春、营口被倭寇抢占,心神不宁,如丧考妣。茍为吾祖宗之子孙,不收回东北, 永无人格矣!…倭所要我者,为土地、军事、经济、与民族之生命。但中日实力悬殊,仓促应战,必是自取败亡。」
当时国民党大员对抗战没有信心,于右任批评蒋犹豫不决,认为应该赶快和谈,居正甚至愿意代表蒋去跟日本签和约。孔祥熙主张和谈,汪精卫则说曲线救国。
郭岱君说,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看到蒋介石日记,才知错怪蒋不抗日。日本投降时的外相,也是降书上的签字代表之一重光葵,在回忆录「昭和之动乱」中指出:「在中日战争里,日本军方并没有全盘的规划,反而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走。」
郭岱君表示,日本原来计画三个月佔领全中国,没想到这场战争一打竟然长达八年。主要原因是「日军採取了错误的选择,八一三战役,逼得日军沿着长江向西去侧攻武汉,改变了原来由北平沿着平汉路迅速向南佔领武汉的战略。」
蒋介石也分析日本军事特性,1938年1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因此蒋以「改变战争轴线」诱日军由东向西,而非由北向南打,打持久战,终于忍辱负重赢得对日抗战。只是国民党「不善宣传,到现在仍然如此。」郭岱君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世界史维会常务副会长丁元谈到,小时候跟祖父丁惟汾住,常吃最廉价的豆渣菠菜煎饼,没有皮鞋,穿的都是旧蓝布大挂。丁元常觉奇怪,为何家境如此贫穷。原来丁惟汾虽是国民党中常执委,但薪水都分给阵亡烈士子女就学,不拿回家。革命、北伐、抗战成功后,丁惟汾都不求官位,而是回家挑粪种菜。丁元以丁惟汾为例,说明当年国民党也有若干不追求名利的干部。
郭岱君指出,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蒋日记每天一定在右上角写上「耻」 或 「雪耻」, 48年未曾改变,称日本为「日倭」、「倭」。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採取不抵抗政策,从蒋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的考量。蒋在日记中陆续写下:「闻渖阳、长春、营口被倭寇抢占,心神不宁,如丧考妣。茍为吾祖宗之子孙,不收回东北, 永无人格矣!…倭所要我者,为土地、军事、经济、与民族之生命。但中日实力悬殊,仓促应战,必是自取败亡。」
当时国民党大员对抗战没有信心,于右任批评蒋犹豫不决,认为应该赶快和谈,居正甚至愿意代表蒋去跟日本签和约。孔祥熙主张和谈,汪精卫则说曲线救国。
郭岱君说,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看到蒋介石日记,才知错怪蒋不抗日。日本投降时的外相,也是降书上的签字代表之一重光葵,在回忆录「昭和之动乱」中指出:「在中日战争里,日本军方并没有全盘的规划,反而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走。」
郭岱君表示,日本原来计画三个月佔领全中国,没想到这场战争一打竟然长达八年。主要原因是「日军採取了错误的选择,八一三战役,逼得日军沿着长江向西去侧攻武汉,改变了原来由北平沿着平汉路迅速向南佔领武汉的战略。」
蒋介石也分析日本军事特性,1938年1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因此蒋以「改变战争轴线」诱日军由东向西,而非由北向南打,打持久战,终于忍辱负重赢得对日抗战。只是国民党「不善宣传,到现在仍然如此。」郭岱君此言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世界史维会常务副会长丁元谈到,小时候跟祖父丁惟汾住,常吃最廉价的豆渣菠菜煎饼,没有皮鞋,穿的都是旧蓝布大挂。丁元常觉奇怪,为何家境如此贫穷。原来丁惟汾虽是国民党中常执委,但薪水都分给阵亡烈士子女就学,不拿回家。革命、北伐、抗战成功后,丁惟汾都不求官位,而是回家挑粪种菜。丁元以丁惟汾为例,说明当年国民党也有若干不追求名利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