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田东山:柯毕尔卡 热中科研 不与人争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柯毕尔卡(Brian Kobilka)有位华裔妻子田东山(Tong Sun Kobilka)。田东山是柯毕尔卡的大学同学,她目前每周一天在红木城的凯萨医院看诊,是位内科医师。她同时也是分子与细胞学方面的专家,协助柯毕尔卡在史丹福大学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工作。田东山说,出身中西部小城的柯毕尔卡为人非常谦虚,对科学研究非常热中,平常喜欢静静地做研究,与学生讨论科学问题,不太习惯媒体的镁光灯。

田东山是马来西亚出生的华裔,她与柯毕尔卡相识于1973年,当时两人都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田东山主修生物,柯毕尔卡则是医预科,准备大学毕业后,续往医学院深造。两人1978年结婚。

回想大学时代,田东山说,柯毕尔卡原来想读医,可是大学时发表一篇研究论文后,对纯科学研究兴趣大发。柯毕尔卡大学毕业后申请进入耶鲁大学医学院。耶鲁医学院非常强调研究,这更增强他研究科学的热忱。

柯毕尔卡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小瀑布市(Little Falls),是人口只有7000人的小城,民风纯朴。他的父亲在小瀑布市开面包店。田东山说,小镇长大的柯毕尔卡刚到耶鲁大学时,对国际化的都市环境很不习惯。

田东山说,柯毕尔卡喜欢药学,对药物动力学(drug kinetics)非常敏锐,不过她强调柯毕尔卡并不特别想与别人竞争,也不很在乎别人比他先找到答案。

耶鲁医学院毕业后,柯毕尔卡对科学研究兴趣已非常浓厚,他先在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作博士后研究,随后于1989年应聘到史丹福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理学系任教,当时将柯毕尔卡聘请到史大任教的就是「分子与细胞生理学系」的创系主任,华裔学者钱永佑(Richard Tsien)。

田东山说,柯毕尔卡为维持实验室运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实验室2003、04年时预算经费出现赤字,情况相当困难,柯毕尔卡必须花许多时间申请经费。她说,非常希望柯毕尔卡能有充裕的时间专注在他最喜爱的科学研究上,不要经常为经费不足问题伤脑筋。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更多教育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