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中国老建筑快被拆光了
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重庆蒋介石行营也被「保护性拆除」,现在重庆抗战遗址国民参政会也将因商场扩建而被拆除,这次的说法是「重建性拆除」。

中国现在富得冒油,似乎应该考虑一下保护文物了,「文物法」早已有了,但作业应当加紧脚步,主动出击,要求各地主动呈报古文物建筑,列入保护古蹟。再不做,不到几年工夫,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全被拆光了。

广东沥窖一座祠堂建于明末清初,广州博物馆告知相关单位「这是文物,不能拆」,随后海珠区文物部门也专门通知地产商不要拆。没想到就在隔天凌晨4时,地产商就偷偷地把祠堂拆了,最后宁愿陪300万元给沥窖村。海外侨胞回去看到祠堂被拆了,痛哭失声。

中国「文物法」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还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所以,显然无论是「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还是「重建性拆除」,都是典型的执法犯法。文物不见了,还独创出一些让大众「消遣」的奇怪名词。

更让人讶异的是,北京市文物局近日宣布将投入巨资重建六处北京城标志性历史建筑,且每年要增加10亿元人民币用于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个计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復工程」,拟按照原来的建筑形制在北京外城西南角楼、永定门箭楼及瓮城等六个地点新建标志性建筑,恢復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郭。

消息一出,各界议论纷纷。为何不该拆的「真文物」被不明不白地拆掉了,而又要花巨资在故地新建「伪文物」?「亡羊补牢」重建新城楼能否再找回原来的韵味?「真」的不要,偏要建「仿」。过去是商家为赚钱,不择手段作假,如今连政府也做起假来了。

去西安旅游,想凭弔华清池,现场一看,富丽堂皇,原来是仿的。仿的再像,充其量是一个「唐朝Spa」,游客倒尽胃口。到以色列旅游,耶稣出生地是一个小山洞,进去三个人就转不开身。中国人说,这个破山洞有什么好看的,但是西方人却认为值得一游,因为它是真的古文物。

文物和历史建筑不但是历史,承载了人文的东西,更是创新的起点和借鑑。所谓保护建筑文物,绝不是先把它拆个精光,然后在原址复制一个现代赝品。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让全世界都羡慕不已,但如果中国还是这么搞下去,结果只剩下一堆「仿制品」,还能称文化古国吗?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