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中国电影走向国际 专家把脉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中美文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也开始寻求海外发展,希望能在世界电影市场彰显地位和价值。在6日举办的第四届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展望论坛」上,影视文化产业的制作方、出版方、发行方齐聚,指出中国电影要想走向国际,需要抓住海外电影观众的需求点,同时也要从内部加强作品质量、提高技术手段、尊重电影人才。「叶问」、「锦衣卫」、「小时代」等多部影片的制片人、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以刚在中国暑期档创下近8亿票房的「小时代」为切入点,指出中国进电影院观影的人越来越多,看电影早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针对中国电影的投资也滚滚而来,营销方式更是不断突破,呈现一片蓬勃发展的场面。但在对比中美电影后会发现,中国故事仍未完全开发,依然是有待发掘的宝藏,而美国影视对题材的挖掘就非常广泛,创意制作尤为详尽。安晓芬说,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创意,「山海经」、「金瓶梅」、「聊斋」、「红楼梦」等就是典型代表,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中国电影在创作上会有更多惊人表现。另外,一定要尊重技术、尊重电影独特的艺术手段,这是中国电影紧迫且必须的一面,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电影非常需要人才,包括导演、摄影师和编辑等。去年年底,中国新锐导演异军突起,相信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为吸引电影人才,大盛国际今年特别推出电影人才海归计画,欢迎留学生踊跃加入、共创中国电影大业。针对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问题,北京影行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玉刚表示,要想把中国片带到美国,必须了解美国观众的基本需求,再将中国的电影和该需求相结合。再以「小时代」为例,导演郭敬明非常清楚自己的作品是给谁看的,目标群体特别明确,是典型的商业电影运作模式,这促成了该片在票房上取得的成功。另外也可尝试用美国的模式讲述中国的故事,或许能对中国电影开拓美国市场有所帮助。北美华狮电影发行公司总裁蒋燕鸣提到,因为语言、文化、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确实存在难度。而他本人的目标是先瞄准北美华人,扩充中国电影在海外华人市场的份额,培养华人的观影习惯。只要定期有中国电影在北美放映,就能有打入主流市场的契机,「题材都是其次,有华语电影在北美持续放映,是我自己最看重的一点!」中国领先的全国视频点播服务提供商、优点互动首席执行官刘维成,还点出了新媒体在中国电影推广中的重要角色,称是新媒体把电影带给更多的人,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刘维成也说,营销都是外表,产品才是核心。一个好作品搭配合适的营销,才是一部电影取得成功的重点所在。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