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精神疾病(上)
许秀美蒋爷爷老泪纵横地诉说着:「…博士班毕业已经两年,断断续续换了几个短时间工作,听说学历愈高,愈难找工,也愈难屈就…然后就在半年前开始,竟然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亮灯,有时听到他自言自语地嘟嚷…也不出来吃饭,说是家里有人要对他下毒,只有在全家都出去时,才偷偷出来把橱柜的饼干拿进房间…他是我蒋家唯一的孙子,好不容易栽培到博士学位…」老爷爷已经泣不成声了。
这是极残酷的人生经验,年逾花甲的蒋爷爷,眼见爱孙在情绪、思惟与行为上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除了心疼、焦急,只能泣诉求援。
以笔者近二十年治疗精神疾病的工作经验,不难遇见有人在青少年期学业品性俱佳、乐观开朗、行为表现优异,在成年期中因生活中遭遇挫败与压力,导致初发精神疾病的案例,并且有增加的趋势。更为辛酸的是,因这样的案例来寻求协助的,通常不是病患本身,而是爱他们的亲人。笔者常常面对的,是满脸忧容、悲戚、自责、甚至感觉羞愧的父母;偶而也会遇到略有不耐的手足;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层面,有些人因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而以一般性标准来解读病患,认为他们偷懒、懈怠、推诿塞责、装腔作势等,甚至在潜意识里,愈是亲近的家人,愈是不自觉地逃避或根本否认这个扰人问题的存在。
此外,笔者会被咨询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我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一下子判若两人?」
笔者曾为文提及,所有身心疾病,都无法归因单一缘由。若要追根究底,可以说由于先天的生理遗传,加上个人心理、性格特质,以及人生境遇的不同等交互影响,便造成每个人不一样的身心健康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初发精神疾病时,其实有迹可循,也就是说,会有一些警示症状在早期出现,譬如:
1.性格特质改变:原本侃侃而谈的,变得沉默畏缩;原本安静内向的,变得高谈阔论却言不及义。
2.胃口与睡眠习惯改变:异于往常而暴饮暴食或不饮不食;尤其是睡眠,有的人嗜睡,有的人纵使倦累,却能有五、六天不眠不睡。而事实上,缺乏睡眠,正是万病之渊薮。
3.情绪不稳:心情时好时坏(坏的居多,譬如悲伤、易怒、敌意等),还会敏感、紧张、忧虑,或高亢、自我膨胀等。
4.想法怪异:夸大、自以为是;或是多疑、害怕;另外还有妄想,最常见的是被迫害妄想(有人要下毒)。
5.不真实的感觉:譬如幻听、幻视等,病患大部分的自言自语现象,都疑似正在回应其幻觉听来的声音。
6.退缩:明显的从既有的朋友圈中疏离;对过去感兴趣的活动,也不再有动机去参加。
7.退化:处理或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退步了;经常换工作,也可能是「力不从心、难以胜任」的表现。
以上所列,是精神疾病初发时的共通症状,当然尚有些因不同疾患而出现的特定症候,则不在此赘述。能够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症状,旨在「抢占先机、及时治疗」,以使患者能免于延误医治,而收最佳疗效。(待续)
执笔者:许秀美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
(408) 916-1323
www.chinesecounseling.org
这是极残酷的人生经验,年逾花甲的蒋爷爷,眼见爱孙在情绪、思惟与行为上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除了心疼、焦急,只能泣诉求援。
以笔者近二十年治疗精神疾病的工作经验,不难遇见有人在青少年期学业品性俱佳、乐观开朗、行为表现优异,在成年期中因生活中遭遇挫败与压力,导致初发精神疾病的案例,并且有增加的趋势。更为辛酸的是,因这样的案例来寻求协助的,通常不是病患本身,而是爱他们的亲人。笔者常常面对的,是满脸忧容、悲戚、自责、甚至感觉羞愧的父母;偶而也会遇到略有不耐的手足;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层面,有些人因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而以一般性标准来解读病患,认为他们偷懒、懈怠、推诿塞责、装腔作势等,甚至在潜意识里,愈是亲近的家人,愈是不自觉地逃避或根本否认这个扰人问题的存在。
此外,笔者会被咨询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我的孩子怎么了?怎么一下子判若两人?」
笔者曾为文提及,所有身心疾病,都无法归因单一缘由。若要追根究底,可以说由于先天的生理遗传,加上个人心理、性格特质,以及人生境遇的不同等交互影响,便造成每个人不一样的身心健康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初发精神疾病时,其实有迹可循,也就是说,会有一些警示症状在早期出现,譬如:
1.性格特质改变:原本侃侃而谈的,变得沉默畏缩;原本安静内向的,变得高谈阔论却言不及义。
2.胃口与睡眠习惯改变:异于往常而暴饮暴食或不饮不食;尤其是睡眠,有的人嗜睡,有的人纵使倦累,却能有五、六天不眠不睡。而事实上,缺乏睡眠,正是万病之渊薮。
3.情绪不稳:心情时好时坏(坏的居多,譬如悲伤、易怒、敌意等),还会敏感、紧张、忧虑,或高亢、自我膨胀等。
4.想法怪异:夸大、自以为是;或是多疑、害怕;另外还有妄想,最常见的是被迫害妄想(有人要下毒)。
5.不真实的感觉:譬如幻听、幻视等,病患大部分的自言自语现象,都疑似正在回应其幻觉听来的声音。
6.退缩:明显的从既有的朋友圈中疏离;对过去感兴趣的活动,也不再有动机去参加。
7.退化:处理或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退步了;经常换工作,也可能是「力不从心、难以胜任」的表现。
以上所列,是精神疾病初发时的共通症状,当然尚有些因不同疾患而出现的特定症候,则不在此赘述。能够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症状,旨在「抢占先机、及时治疗」,以使患者能免于延误医治,而收最佳疗效。(待续)
执笔者:许秀美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
(408) 916-1323
www.chinesecounsel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