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黄春明 台湾乡土里茁壮 文学创作里回馈
「金黄色丰硕的稻田,如果没有了麻雀的清脆的叫声和稻草人的共同存在,那么不就是个『寂寞的丰收』吗」?台湾文学作家黄春明1日说,丰硕的稻田是经济富裕的台湾,麻雀和稻草人是在台湾土地上生活的各个族群,「如果空有经济富裕的台湾经济,没有和平共处的你我,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太过寂寞的社会」?

黄春明,一个可能比你我都更情繫台湾的文艺创作者,花费毕生精力,用文学、戏剧向台湾的人民诉说他对台湾满满的情怀。

他说:「我黄春明写的东西哪个不是爱台湾?我的感情放在我的土地上」。77岁的他,就像台湾家庭中受过日本教育的长辈一样,说国语时充满浓浓的台语腔,说英语时充满浓浓的日本腔,他们是台湾最早一代族群融合的代表,对台湾的情感超过我辈的想像。年过古稀,他对世事更显淡定,充满风趣幽默的言谈却显示出岁月带给他的智慧。

谈到世人给他乡土文学作家的标籤,好像他应该就得肩负以台语写作的使命,或是写些农家生活的题材,他表示,「出生的地方就是你的乡土。如果你出生在台北,柏油马路跟高楼就是乡土」。乡土是他创作的来源,哪里是他熟悉的地方,就是他笔下的市井,他认为文学最终要表现人性的普遍价值,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应当表现所处时代的遭遇。因此他的作品多半着墨在台湾社会小人物的人生遭遇,进而反映出社会的大问题,「文学创作不该由文学理论来决定,所有的文学理论都因文学作品产生」。他也提出小说应该通俗以及普遍化,「最好马路上的车夫都能因为读你的小说而产生某些感动、文学应该还给大众,尤其是小说,是大众最佳的粮食。作家就是精神食粮的农夫」。

视功名如浮云的他说:「我创作最大的满足不是拿到光芒显要的奖项,而是听到那些小市民们亲口对我表示支持。」前阵子,一位癌末病患要求见他一面,他得知消息二话不说马上赶去见他。病患表明自己是黄春明的忠实读者,两人相见甚欢,病患问黄春明:「为什么你不写小说了」?黄春明含着眼泪说:「我会写,你要活着看到我的新小说。」两个礼拜后病患过世,过世前发给黄春明的简讯:「黄先生,谢谢你来看我,你要继续写小说」,至今黄春明还保留在手机中。这些市井小民的人生,是黄春明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支持动力。

黄春明近年转为编写儿童剧,看到了创作肩负的教育使命,他希望藉由儿童剧拾起家长对生活教育的重视,在生活中激发台湾小朋友们的创意,日后,当小朋友们成为台湾的中流砥柱,能够更宽广的思考台湾的社会问题。不写小说的黄春明,依旧创作不断。他用更多元化的作品,向大众诉说他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热爱。他的作品内容雅俗共赏,你我都会为那些人物的生活故事感动。他的语言,浅白易懂,那是一个人的普世语言。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