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选前组头掀起千层浪
台湾大选只剩40几天,三党竞逐态势已确定,在人人有信心,个个没把握的紧张气氛下,选举招数不断翻新,黑函文宣也不时扫射,乌贼战术成了选前秘密致胜武器,流弹四射,战至激烈处,甚至敌我不分,每个参选人都惹了一身腥。

近来最典型例子是,某个周刊站上了攻击发起线,以马英九密会嘉义组头陈盈助要求1亿台币政治献金作封面故事掀起话题,民进党马上见猎心喜,加码跟进,暗指马陈之间有个劲爆地下交易,政治献金也提升到3亿,至于密会情节更是绘声绘影,恍若就在现场。

一场抹黑风暴于焉展开,起初绿营以为抓到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肆扒粪,希望重击马英九人气,未料国民党记取吴敦义当年在高雄市长选举,被绿营祭出不实绯闻录音带以讹传讹落选的教训,马英九第一时间决定以司法途径力争清白;接着一群乱箭飞出,蓝营也爆料,指出绿营与组头陈盈助之间并非绝缘体,甚至部分地方人士与其过从甚密,战火蔓延至此,互咬互告更形激烈,原先指向马英九与黑金暗通款曲的烈火,顿时回烧到绿营身上。

一场抹黑混战,绿营嘉义几位政界人士,从否认到默认,最后承认确有来往,至此原本扑朔迷离的黑金指控,焦点顿失,人人都有黑金人脉,急待洗刷,证明清白。

被选举歪风波及的陈盈助万万没料到选战会扫到自己身上,在蓝绿互讼最激烈阶段,也不得不跳出来澄清,最后在平面媒体刊登广告,简短有力的声明,郁卒与无奈在短短数十字之间充分表达。这位昔日与政界往来密切的更生人,原本希望广结善缘,未料在选战中成为攻讦的棋子,政治之黑暗,政客之自私,终于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见识到「政界没有永远的朋友」。

乍看这次风波,起初像是总统密会组头索取政治献金,媒体揭发不可告人的内幕;实情是周刊「无风起浪」,而其副总编辑廖志成曾是陈水扁任内总统府咨议,在查无实证下,硬扣马英九私会黑金组头索取政治献金的帽子,随后绿营加入战火,其间相互支援,为选举操作痕迹隐约可见。

如非蓝营釜底抽薪,从绿营内部揭发真正与陈盈助组头挂钩的是绿营地方大老,逼使先前恶批陈盈助是黑金的声浪,顿时销声匿迹,甚至马上改口转称陈盈助是「大好人」,前贬后褒差异如此大,为政治服务如此不分是非,令人嘆为观止。

由选前组头掀起千层浪,看到了政治丑恶的一面,也更认清政客的嘴脸。地方乡绅经此教训,应可学会远离政客才能保平安,选民更可透过这次风波,认情是非对错,慎选投票对象。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