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婿罗伯派克 ICRT推手
34年前的12月15日(台湾是16日),卡特总统宣布承认中共,并与台湾断交,自1979年1月1日起生效。
这项决定终止了美台之间的共同防御协定,驻台美军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撤离台湾,意味着美军电台将关闭,台北美国学校乃至美军俱乐部都将无以为继。
当时新当选的台北美国商会会长罗伯派克(Robert Parker)挺身而出,号召友人共同成立「台北国际社区电台」(ICRT),并为美国学校、美侨俱乐部的法律地位奔走。派克更为保障台湾的安全,前往华府作证,他的证词内容很多都写进台湾关系法。
这位爱台湾的美国人娶了台湾老婆,成为标准的台湾女婿。如今派克虽在旧金山湾区任执业律师,但经常往来于旧金山与台北之间。台湾对他而言,早已成了第二故乡。
●带团见孙运璇 提出四大请求
记者问:你当初怎么想到要成立台北国际社区电台?
罗伯派克答:卡特总统宣布要跟台湾断交,我们都非常惊讶。当时派驻台北的美国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正参加我们商会举办的圣诞舞会,华府来了电话,他藉故先行离开,但没告诉我们发生什么事。
我跟其他美国人一样,第二天早上才从美军电台的新闻得知。当时美军电台是全台湾唯一播报英语新闻的媒体。
那是个没有网路、没有电子邮件,连传真机都还没出现的年代。我知道美军将撤离台湾,美军电台不可能继续存在,但一定要想办法成立一个英语电台,以便留在台湾的美国人继续收听。
那时亚洲华尔街日报跟国际前锋论坛报都还没发行,英语电台就是我们的文化命脉。其实不只电台,还有其他在台湾的美侨社团与组织,我们都想保留。
问:你们怎么做呢?
答:卡特总统宣布跟台湾断交后不到两周,我就带着台北美国商会的代表团,去见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
我们很有礼貌地提出四项请求:第一、为台北美国学校找新地点,就在美军撤出后的空地上;第二、为在台的外国小孩成立儿童活动计画;第三、为美侨俱乐部找个新家,使用原来的美军俱乐部地点;第四、同意让我们经营英语电台以取代美军电台。
问:当时孙院长怎么说?
答:他说他会考虑,并且尽快答覆我们。几天后他应邀来参加美国商会的新年餐会时,公开宣布说中华民国政府同意我们提出的四项要求,我们都很感动。他指定当时的新闻局长宋楚瑜协助我们成立ICRT;又交代外交部次长钱復,帮助我们达成其他三项要求。
●顺利打造ICRT 找辜濂松当主席
问:你们花了多少时间成立ICRT?
答:美军电台预定1979年4月14日半夜永久停播,所以我们等于是跟时间在赛跑。首先要有人才跟设备,我们找了一位顾问计算发现,将电台设备运回美国太贵了,留在台湾还比较省钱。美国军方最后就同意以象徵性的一美元代价卖给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有现成的设备,不用另外张罗。
问:这样一座民营电台,应该不是由美籍人士负责吧?
答:妳说的很对。新闻局规定我们必须是合法註册的非营利机构,而且要由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士担任主席。当时由台北国际社区文化基金会负责营运,我找了中国信託的辜濂松出任主席,我当副主席。他慨然答应,并且认真出钱出力,花了不少时间精神,帮助ICRT顺利成立。
问:辜濂松最近才过世,你们近年还保持联络吗?
答:是的,我们是30多年的老朋友,他是我的律师事务所客户,也是我的创投基金投资者之一,每次到台北我都会跟他见面。今年3月我回台湾时,我们也曾见面,没想到是最后一面。
我认为他这一生过得很丰富,他很努力,又很杰出。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也为很多员工创造就业机会。他的朋友非常多,他对国家的贡献是100个普通人都抵不上的。我很珍惜我们的友谊,也非常怀念他。
●为了台湾关系法 到华府国会作证
问:再回头谈谈美军电台跟ICRT的衔接过程?
答:台北国际社区文化基金会从夏威夷请了一家公司来负责管理并招聘员工。美军电台在1979年4月14日夜里11时59分59秒停播,ICRT紧接着在半夜12时整首播,衔接十分顺利流畅。ICRT比美军电台多了台湾当地的新闻,当时台湾还有戒严法,但ICRT的新闻都未经审查。
我认为ICRT当时象徵台美关系的延续,也意味着中华民国政府愿意努力营造对外国人友善的投资环境。当时我们筹备的时间很赶,从1978年12月中旬到1979年4月中旬,只有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恰好也是「台湾关系法」酝酿成形的同一时期。
问:听说你曾为「台湾关系法」到国会作证?
答:是的。1979年2月,我代表台北美国商会到华府作证。我告诉国会议员,卡特政府所提的立法用词含煳,其内容对于美国公司在台湾做生意并不恰当。我提出一连串建议,希望纠正这些问题。我希望美国能对台湾的安全作有力的保证,并对美台关系明确立法,作为台湾公司跟美国公司诉讼时的法律依据。
问:请具体说明,您当时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首先是有力的安全决议案;其次是适当保证提供现代化的防御武器;第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要获得美国科技与最惠国待遇,条件须为确保对台湾不得使用武力或经济压力;第四是美台之间的条约与协议继续维持有效;第五是台湾在美国可签署合约与提起法律诉讼;第六是美国法庭承认中华民国的法律与判决。
我强调这个新法(台湾关系法)不仅要保障美国企业在台湾的利益,也要符合美国对台湾与其人民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一直认为,美国只会跟不友善的国家断交。跟台湾这样友善的朋友断交,在美国历史上可说是是头一遭。
问:你当时的发言获得什么迴响?
答:我在参院外交委员会的证词全文,透过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现场实况转播,台湾当时三家电视台也全程转播。藉着电视的力量,台湾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了台北美国商会的立场。最后,当台湾关系法出炉时,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商会的主要建议都被写进法案,很多名词与字眼都是我们提出的。
问:所以美台断交之际,台北美国商会在维繫美台关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答:一点也不错。卡特总统宣布跟台湾断交后,美国大使撤回,美军不到90天之内离开,美国在台协会还没成立。当时美国商会自然成为在台美侨的领导中心。我们要保障美侨的安全与利益,同时也要维护台湾友人的安全与利益。
●美国唯一商人 获大绶景星勋章
问:以你当时的影响力,在台湾政商界一定有很多友人?
答:我在台湾交到很多好朋友,马英九总统在当蒋经国英文秘书时,我们就已认识。他最近一次到美国商会致词时,还提到我当初推动成立ICRT,我听了满感动。他虽然遭受不少批评,但我一路看他从总统身边的英文翻译做到总统,我认为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也很认真,会多方面考虑事情。
萧万长、薛琦也是我多年的老友。工商界的张忠谋、林百里、王文渊等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偏哪一党,在蓝绿两边都有朋友。蔡英文初出道时,我刚到台湾担任国际商法律师,我们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李登辉当总统时,还曾颁给我大绶景星勋章,我是荣获这项勋章的唯一美国商人。
问:我还记得当时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克里斯多福到台湾时,曾被丢了满头的蛋汁,很多民众都非常愤怒抗议。美国商会当初是否也曾遭受台湾民众的愤怒攻击?
答:啊!我也记得克里斯多福到台湾时,有人带了一幅英文布条,上面写着:「卡特卖花生,也卖朋友。」台湾老百姓对卡特政府很不满,不过似乎将我们商会当作美国对台湾长期支持的证明,这也要感谢电视的传播力量。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路上被台湾民众拦下来,要确定美国人永远是台湾的朋友。
● 无论做哪一行 对台湾情不变
问:你当初怎么会到台湾?
答:我原来是国际商法律师,1976年我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要到亚洲,让我研究在哪里设分公司。我挑中台湾,因为当时香港跟新加坡都已有英国的法律事务所,颇具规模。但台湾还缺少欧美的法律事务所,很值得开发。我在台湾从1976年一直待到1995年,因为女儿要上幼稚园了,我也想重温驾驶小飞机的乐趣,才定居加州。
问:你还跨领域成立创投基金?
答:对我而言,从事创投比当律师轻松,大概一半的精神就够了。女儿正在成长期间,需要我多花时间陪她,所以我有几年去做创投。现在她长大了,我又回到律师本行。我现在是在全世界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伟凯(White & Case)律师事务所硅谷分行担任高级法律顾问。
不过,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我对台湾的感情与关怀永远不会改变。
这项决定终止了美台之间的共同防御协定,驻台美军必须在三个月之内撤离台湾,意味着美军电台将关闭,台北美国学校乃至美军俱乐部都将无以为继。
当时新当选的台北美国商会会长罗伯派克(Robert Parker)挺身而出,号召友人共同成立「台北国际社区电台」(ICRT),并为美国学校、美侨俱乐部的法律地位奔走。派克更为保障台湾的安全,前往华府作证,他的证词内容很多都写进台湾关系法。
这位爱台湾的美国人娶了台湾老婆,成为标准的台湾女婿。如今派克虽在旧金山湾区任执业律师,但经常往来于旧金山与台北之间。台湾对他而言,早已成了第二故乡。
●带团见孙运璇 提出四大请求
记者问:你当初怎么想到要成立台北国际社区电台?
罗伯派克答:卡特总统宣布要跟台湾断交,我们都非常惊讶。当时派驻台北的美国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正参加我们商会举办的圣诞舞会,华府来了电话,他藉故先行离开,但没告诉我们发生什么事。
我跟其他美国人一样,第二天早上才从美军电台的新闻得知。当时美军电台是全台湾唯一播报英语新闻的媒体。
那是个没有网路、没有电子邮件,连传真机都还没出现的年代。我知道美军将撤离台湾,美军电台不可能继续存在,但一定要想办法成立一个英语电台,以便留在台湾的美国人继续收听。
那时亚洲华尔街日报跟国际前锋论坛报都还没发行,英语电台就是我们的文化命脉。其实不只电台,还有其他在台湾的美侨社团与组织,我们都想保留。
问:你们怎么做呢?
答:卡特总统宣布跟台湾断交后不到两周,我就带着台北美国商会的代表团,去见当时的行政院长孙运璇。
我们很有礼貌地提出四项请求:第一、为台北美国学校找新地点,就在美军撤出后的空地上;第二、为在台的外国小孩成立儿童活动计画;第三、为美侨俱乐部找个新家,使用原来的美军俱乐部地点;第四、同意让我们经营英语电台以取代美军电台。
问:当时孙院长怎么说?
答:他说他会考虑,并且尽快答覆我们。几天后他应邀来参加美国商会的新年餐会时,公开宣布说中华民国政府同意我们提出的四项要求,我们都很感动。他指定当时的新闻局长宋楚瑜协助我们成立ICRT;又交代外交部次长钱復,帮助我们达成其他三项要求。
●顺利打造ICRT 找辜濂松当主席
问:你们花了多少时间成立ICRT?
答:美军电台预定1979年4月14日半夜永久停播,所以我们等于是跟时间在赛跑。首先要有人才跟设备,我们找了一位顾问计算发现,将电台设备运回美国太贵了,留在台湾还比较省钱。美国军方最后就同意以象徵性的一美元代价卖给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有现成的设备,不用另外张罗。
问:这样一座民营电台,应该不是由美籍人士负责吧?
答:妳说的很对。新闻局规定我们必须是合法註册的非营利机构,而且要由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士担任主席。当时由台北国际社区文化基金会负责营运,我找了中国信託的辜濂松出任主席,我当副主席。他慨然答应,并且认真出钱出力,花了不少时间精神,帮助ICRT顺利成立。
问:辜濂松最近才过世,你们近年还保持联络吗?
答:是的,我们是30多年的老朋友,他是我的律师事务所客户,也是我的创投基金投资者之一,每次到台北我都会跟他见面。今年3月我回台湾时,我们也曾见面,没想到是最后一面。
我认为他这一生过得很丰富,他很努力,又很杰出。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他也为很多员工创造就业机会。他的朋友非常多,他对国家的贡献是100个普通人都抵不上的。我很珍惜我们的友谊,也非常怀念他。
●为了台湾关系法 到华府国会作证
问:再回头谈谈美军电台跟ICRT的衔接过程?
答:台北国际社区文化基金会从夏威夷请了一家公司来负责管理并招聘员工。美军电台在1979年4月14日夜里11时59分59秒停播,ICRT紧接着在半夜12时整首播,衔接十分顺利流畅。ICRT比美军电台多了台湾当地的新闻,当时台湾还有戒严法,但ICRT的新闻都未经审查。
我认为ICRT当时象徵台美关系的延续,也意味着中华民国政府愿意努力营造对外国人友善的投资环境。当时我们筹备的时间很赶,从1978年12月中旬到1979年4月中旬,只有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恰好也是「台湾关系法」酝酿成形的同一时期。
问:听说你曾为「台湾关系法」到国会作证?
答:是的。1979年2月,我代表台北美国商会到华府作证。我告诉国会议员,卡特政府所提的立法用词含煳,其内容对于美国公司在台湾做生意并不恰当。我提出一连串建议,希望纠正这些问题。我希望美国能对台湾的安全作有力的保证,并对美台关系明确立法,作为台湾公司跟美国公司诉讼时的法律依据。
问:请具体说明,您当时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首先是有力的安全决议案;其次是适当保证提供现代化的防御武器;第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要获得美国科技与最惠国待遇,条件须为确保对台湾不得使用武力或经济压力;第四是美台之间的条约与协议继续维持有效;第五是台湾在美国可签署合约与提起法律诉讼;第六是美国法庭承认中华民国的法律与判决。
我强调这个新法(台湾关系法)不仅要保障美国企业在台湾的利益,也要符合美国对台湾与其人民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一直认为,美国只会跟不友善的国家断交。跟台湾这样友善的朋友断交,在美国历史上可说是是头一遭。
问:你当时的发言获得什么迴响?
答:我在参院外交委员会的证词全文,透过美国公共电视台PBS现场实况转播,台湾当时三家电视台也全程转播。藉着电视的力量,台湾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了台北美国商会的立场。最后,当台湾关系法出炉时,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商会的主要建议都被写进法案,很多名词与字眼都是我们提出的。
问:所以美台断交之际,台北美国商会在维繫美台关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答:一点也不错。卡特总统宣布跟台湾断交后,美国大使撤回,美军不到90天之内离开,美国在台协会还没成立。当时美国商会自然成为在台美侨的领导中心。我们要保障美侨的安全与利益,同时也要维护台湾友人的安全与利益。
●美国唯一商人 获大绶景星勋章
问:以你当时的影响力,在台湾政商界一定有很多友人?
答:我在台湾交到很多好朋友,马英九总统在当蒋经国英文秘书时,我们就已认识。他最近一次到美国商会致词时,还提到我当初推动成立ICRT,我听了满感动。他虽然遭受不少批评,但我一路看他从总统身边的英文翻译做到总统,我认为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也很认真,会多方面考虑事情。
萧万长、薛琦也是我多年的老友。工商界的张忠谋、林百里、王文渊等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偏哪一党,在蓝绿两边都有朋友。蔡英文初出道时,我刚到台湾担任国际商法律师,我们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李登辉当总统时,还曾颁给我大绶景星勋章,我是荣获这项勋章的唯一美国商人。
问:我还记得当时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克里斯多福到台湾时,曾被丢了满头的蛋汁,很多民众都非常愤怒抗议。美国商会当初是否也曾遭受台湾民众的愤怒攻击?
答:啊!我也记得克里斯多福到台湾时,有人带了一幅英文布条,上面写着:「卡特卖花生,也卖朋友。」台湾老百姓对卡特政府很不满,不过似乎将我们商会当作美国对台湾长期支持的证明,这也要感谢电视的传播力量。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在路上被台湾民众拦下来,要确定美国人永远是台湾的朋友。
● 无论做哪一行 对台湾情不变
问:你当初怎么会到台湾?
答:我原来是国际商法律师,1976年我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要到亚洲,让我研究在哪里设分公司。我挑中台湾,因为当时香港跟新加坡都已有英国的法律事务所,颇具规模。但台湾还缺少欧美的法律事务所,很值得开发。我在台湾从1976年一直待到1995年,因为女儿要上幼稚园了,我也想重温驾驶小飞机的乐趣,才定居加州。
问:你还跨领域成立创投基金?
答:对我而言,从事创投比当律师轻松,大概一半的精神就够了。女儿正在成长期间,需要我多花时间陪她,所以我有几年去做创投。现在她长大了,我又回到律师本行。我现在是在全世界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伟凯(White & Case)律师事务所硅谷分行担任高级法律顾问。
不过,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我对台湾的感情与关怀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