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华埠地图路牌 首批3月亮相
为吸引更多游客,曼哈坦华埠社区「千唿万唤」的首批新型指路牌将于3月在华埠坚尼路(Canal St.)路段落成,在首批逾十个路牌建成后,随后将在华埠商业改进区(BID)附近范围内增设数十个路牌,导引民众。交通局代表17日在曼哈坦华埠介绍了四种路牌设计及计画安置地点,以徵集民意。

交通局曼哈坦下城分局办公室策画主任Suchi Sanagavarapu表示,新型指路牌上的地图不是传统上方为北向的地图,而是依据人面朝地图的方向,指出北方的位置。目前设计的路牌包括四种不同形式,从小到大分别为「指示路牌」(Finger point)、「人行道指路牌」(Path)、「区域性指路牌」(Area)、「社区指路牌」(Neighborhood)。

最小的「指示路牌」就和普通的街道路牌一样,指向目的地方向;「人行道指路牌」设计在两个街道中间,相对较窄的地图可以设置在拥挤的人行道旁,通过地图座标,行人可再次确认行走方向;「区域性指路牌」尽量设置在靠近交叉路口,标註详细街道和地址,并指向主要旅游目的地;「社区指路牌」则设置在空间较大的路口,详尽的地图标明附近的地铁站、主要大楼、广场等。

交通局选了四个密集性的社区安置新型指路牌,导引民众。而华埠是这四个社区其中之一,其他社区包括中城、皇后区长岛市、以及布碌崙展望公园的大军广场(Grand Army Plaza)等。

整个华埠新型指路牌设置分为三个步骤,首批逾十个试点路牌将在百老匯大道和艾塞克斯街(Essex St.)之间的坚尼路路口设置;随后第二批将在百老匯大道、中央街(Centre St.)、包厘街(Bowery St.) 、派克街(Pike St.)以及格兰街(Grand St.)等华埠主要街道路口设置约40多个路牌;最后一批将在曼哈坦下城、中城设置。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行政总监陈作舟、 中华总商会董事长于金山、中华公所英文秘书陈炎铭等社区代表及民众均对路牌设计及安放地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民众认为,黑色的路牌对华埠来说显得太压抑,希望换成更明亮的颜色。

陈作舟表示,除了在华埠附近设置路牌,还希望能在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附近设置指路牌,指明华埠方向,以引导下城游客进入华埠,带动华埠的人气,进而刺激华埠经济。 陈作舟还表示,如果民众还有任何意见,可到圣占士坊(St. James Place)60号的华埠共同发展机构/商改区反映,他将进一步向交通局提出建议。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