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核反核 蓝绿又对决
台湾最近为了兴建核四的问题,闹得风风雨雨,有人拥核、有人反核,谁都能说出一篇大道理,最后当然又搞成蓝绿对决。
核四早在1980年就提出兴建计画,32年历经八届总统任期、两次政党轮替,至今仍然难解。为什么难?因为核能发电的安全性,至今仍然各说各话。马英九要建,却交付公投,所有蓝营就必须无条件支持,连海外蓝营都要为核四背书。苏贞昌看到此议题有机可趁,立刻动员反核,李远哲五年前拥核、如今反核;龙应台一句「知识问题」、非「道德问题」,被骂的半死;一个核四演变成社会对立,这就是台湾。
其实,拥核、反核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核能是最干净、便宜的能源,连环保人士也都承认;但核能又是最危险的能源,谁也无法保证核能电厂的安全。所以,你是要便宜的电价、干净的环境,但是随时会有危及自身和子孙后代的核能,虽机率极小,但如果发生,台湾将永难翻身;还是要一个会排放温室气体的传统发电厂,而且停建核四,立即的反应是,电费涨价,可能还会带动物价上涨。核能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
再者,核四与前面三座核电厂不同,它是台电自行设计的工程,由三个承包商各自分包,但32年停停建建,原设计公司不愿意再支援;许多材料历经多年,早已老化,新厂建成只能是旧厂;台电自行测试,系统烧毁二次。这些过程让民众如何相信核四的安全性。所以很多反核者不是反核能电厂,而是反「核四」。
马英九把核四问题交付公投,其实是相当投机的做法,因为国民党知道公投门槛高,要过半数才能通过。最后蓝绿对决,依总统大选80%投票率,绿营占四成,全部反核,才占28%,还要有一半蓝营的人帮忙反核,才能凑足22%。但马英九有没有想过,就算公投没过,但有400多万年轻人、政党色彩不明显的人反核,核四还盖得下去吗?
核能电厂,人命关天,更是台湾永续经营的大议题。不建核四,对台湾经济影响有多大,能否用其他经济手段弥补,如果不行,那里出问题,都该说清楚。建核四已不可行,连蓝营都认为应「认赔杀出」,如果非要核电厂,那就跳过核四建核五吧!
核四早在1980年就提出兴建计画,32年历经八届总统任期、两次政党轮替,至今仍然难解。为什么难?因为核能发电的安全性,至今仍然各说各话。马英九要建,却交付公投,所有蓝营就必须无条件支持,连海外蓝营都要为核四背书。苏贞昌看到此议题有机可趁,立刻动员反核,李远哲五年前拥核、如今反核;龙应台一句「知识问题」、非「道德问题」,被骂的半死;一个核四演变成社会对立,这就是台湾。
其实,拥核、反核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核能是最干净、便宜的能源,连环保人士也都承认;但核能又是最危险的能源,谁也无法保证核能电厂的安全。所以,你是要便宜的电价、干净的环境,但是随时会有危及自身和子孙后代的核能,虽机率极小,但如果发生,台湾将永难翻身;还是要一个会排放温室气体的传统发电厂,而且停建核四,立即的反应是,电费涨价,可能还会带动物价上涨。核能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
再者,核四与前面三座核电厂不同,它是台电自行设计的工程,由三个承包商各自分包,但32年停停建建,原设计公司不愿意再支援;许多材料历经多年,早已老化,新厂建成只能是旧厂;台电自行测试,系统烧毁二次。这些过程让民众如何相信核四的安全性。所以很多反核者不是反核能电厂,而是反「核四」。
马英九把核四问题交付公投,其实是相当投机的做法,因为国民党知道公投门槛高,要过半数才能通过。最后蓝绿对决,依总统大选80%投票率,绿营占四成,全部反核,才占28%,还要有一半蓝营的人帮忙反核,才能凑足22%。但马英九有没有想过,就算公投没过,但有400多万年轻人、政党色彩不明显的人反核,核四还盖得下去吗?
核能电厂,人命关天,更是台湾永续经营的大议题。不建核四,对台湾经济影响有多大,能否用其他经济手段弥补,如果不行,那里出问题,都该说清楚。建核四已不可行,连蓝营都认为应「认赔杀出」,如果非要核电厂,那就跳过核四建核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