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改革九常委
眼前的中国,有两大焦点,一是经济放缓的问题,二是政治上的「18大」。北京已宣布,将如期在下半年召开18大,所以延后举行的问题已不存在。由于习李接班大局已定,所以「九常委」成为最大焦点。

这次18大,先从8260万党员中选出地方代表,然后再从地方代表选中央委员,接着是从中委选出约25人政治局委员,最后才由政治局委员选出九名常委。九常委不仅是中共最高领导人,也是全国最高领导层,但是关于九常委的人选、如何产生和工作性质等都极为神秘。

关于常委的人数,不久前传出可能会九改七,但自本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一篇推重九常委制的文章后,看来九常委之数极可能会维持下去。

至于九常委的人选,值得留意的是:人选反映派系角力的结果。胡派(亦即团派,李克强、李源潮、汪洋和刘云山),很可能占优,因为胡锦涛正当权,有相当话事权,情况有如16大「江派」占优一样(当时江泽民安插了吴邦国、曾庆红和黄菊等作常委)。

江派、太子党和上海帮等的实力不够,可能处于下风;反而倾向于改革思想的人选是否成为常委值得留意,因为习李已紧跟胡温的维稳路线,如有改革派(汪洋、李源潮)成为常委,对未来的政改将有助力。

最值得讨论的,还是九常委本身的改革问题。所谓改革,不在于九改七的人数问题,因为常委的数目数十年来都没有定数。所谓改革,指的是常委工作性质的改革。

以17大的九常委作分析,胡温是总书记和总理,都抓全面工作,总书记尤重「抓政治」(对外关系、港台事务、国内政局),总理除了统领国务院,又特重经济发展。作为副主席和副总理的习李,则分别协助胡温的工作。

吴邦国和贾庆林是人大和政协的代表,这两个常委位置的象徵意味大,但很难想像他们会参加每天的常委会议;每天变化的财经事务、公安维稳、国防外交(南海事件、钓鱼台事件),才是每天须要商议的问题。

剩下三个常委位置是政法委周永康、纪委贺国强和文明委李长春。这三个位置很重要,也最需改革。政法委负责社会安全,纪委负责廉政,文明委控制舆论和意识形态;三者都是面对民怨的最前线,但偏偏是最铁板保守,高高在上,脱离民众,因此必须改革,改为认真面对民怨,了解民怨,唯有这样才有机会真正化解民怨。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