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研发聚合体外套碳奈米管
史丹福大学16日宣佈,由华裔副教授鲍哲南(Zhenan Bao)率领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聚合体外套碳奈米管」(Polymer-coated carbon nanotube)将可推展应用在半导体晶片、可印刷电路、弯曲有弹性的萤幕、可伸展的电子产品以及太阳能技术。鲍哲南及团队的报告,将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沟通」(Nature Communications)。
鲍哲南指出,「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s)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应用的时候,会受到阳光能源及自有电力的影响。如何将「碳奈米管」应用到不同的电子产品中时,不受到其它电流及能量的影响,需要有「隔离」(Sorting)的方法来解决。
今年4月才刚获得中国「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科研奖」的鲍哲南,2006年即研发出以「有机」(Organic)材料,作成具有弹性的奈米电子电路,这次和团队更成功的以「聚合体」(Polymer)来套住碳奈米管,使奈米电路得以研制成功。
鲍哲南的研发团队发现「聚合体外套碳奈米管」不但可以应用在半导体晶片上,还可应用在透明的塑胶材料,以及任何需要透明、有弹性的材料,如太阳能源板。
鲍哲南曾指出,由碳奈米管组成的电路,因为奈米的细微,肉眼看不出来,加上可伸张、弯曲的特性,可装在微型感应器软如纸张的电子产品之中。产品可用在衣服、机器人的手部感应或任何需要特别外形的电子产品,甚至有可能将电脑穿在身上。
鲍哲南来自中国,199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在贝尔实验室材料研究部任职,2004年任史丹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发表80多篇专业论文,获得50多种美国专利权,其中20多种获得不同奖。
鲍哲南指出,「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s)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应用的时候,会受到阳光能源及自有电力的影响。如何将「碳奈米管」应用到不同的电子产品中时,不受到其它电流及能量的影响,需要有「隔离」(Sorting)的方法来解决。
今年4月才刚获得中国「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科研奖」的鲍哲南,2006年即研发出以「有机」(Organic)材料,作成具有弹性的奈米电子电路,这次和团队更成功的以「聚合体」(Polymer)来套住碳奈米管,使奈米电路得以研制成功。
鲍哲南的研发团队发现「聚合体外套碳奈米管」不但可以应用在半导体晶片上,还可应用在透明的塑胶材料,以及任何需要透明、有弹性的材料,如太阳能源板。
鲍哲南曾指出,由碳奈米管组成的电路,因为奈米的细微,肉眼看不出来,加上可伸张、弯曲的特性,可装在微型感应器软如纸张的电子产品之中。产品可用在衣服、机器人的手部感应或任何需要特别外形的电子产品,甚至有可能将电脑穿在身上。
鲍哲南来自中国,199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在贝尔实验室材料研究部任职,2004年任史丹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发表80多篇专业论文,获得50多种美国专利权,其中20多种获得不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