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高楼装72地震感应仪 全美之最
位于越湾大桥旁的「One Rincon Hill」高楼,乍看与一般大楼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其内部由联邦地质研究所(USGS)和加州地质调查局共同出资,装设了72个地震感应仪,未来大楼所纪录的资料,将可作为设计防震建筑与建立防震模式的参考。大楼业主与相关官员于30日齐聚One Rincon Hill高楼,共同庆祝地震感应仪装设完成。
加州地质调查局资深工程师黄漠见解释,其实「One Rincon Hill」并不是首个装设地震感应仪的大楼,全加州有250个大楼都装有相同设备,但「One Rincon Hill」是全美装设最多感应仪的高楼,每隔三四层楼就有一个感应仪,能够精准纪录地震发生时,大楼的摇晃程度、速度和自然周期,使该大楼成为收集地震资料的重要工具。
黄漠见提到,目前许多工程师只能用电脑模拟地震发生的状况,有了「One Rincon Hill」收集的资料,工程师的电脑地震模型将会更准确,有助于未来设计更有效的防震建筑,政府也可依此作为核准防震建筑的依据。至于平时,则可测量大风对建筑高楼层带来的影响。
黄漠见透露,其实地震感应仪在旧金山多个公设与建筑都可见到,例如海湾大桥旧桥体上就装有80个,新大桥预计装设200个,目前已经完成第100个的装设工程,此外加州地质调查局正和相关单位协商,希望可在即将兴建的越湾车站装设相同装置。
黄漠见强调,目前科技尚无法精准预测地震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测地震规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了解大自然「运作」方式,只要做好防震的万全准备,地震来袭时就可把伤害减到最小。
加州地质调查局资深工程师黄漠见解释,其实「One Rincon Hill」并不是首个装设地震感应仪的大楼,全加州有250个大楼都装有相同设备,但「One Rincon Hill」是全美装设最多感应仪的高楼,每隔三四层楼就有一个感应仪,能够精准纪录地震发生时,大楼的摇晃程度、速度和自然周期,使该大楼成为收集地震资料的重要工具。
黄漠见提到,目前许多工程师只能用电脑模拟地震发生的状况,有了「One Rincon Hill」收集的资料,工程师的电脑地震模型将会更准确,有助于未来设计更有效的防震建筑,政府也可依此作为核准防震建筑的依据。至于平时,则可测量大风对建筑高楼层带来的影响。
黄漠见透露,其实地震感应仪在旧金山多个公设与建筑都可见到,例如海湾大桥旧桥体上就装有80个,新大桥预计装设200个,目前已经完成第100个的装设工程,此外加州地质调查局正和相关单位协商,希望可在即将兴建的越湾车站装设相同装置。
黄漠见强调,目前科技尚无法精准预测地震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也无法预测地震规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了解大自然「运作」方式,只要做好防震的万全准备,地震来袭时就可把伤害减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