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梅吉:人权要靠人民去争取
「台湾近几十年在司法和人权上有大幅进步,而大陆的司法、人权改革较慢,」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法律学院助理教授,中国法律专家陆梅吉(Margaret Lewis)4日在史丹福大学民主发展与法治中心的座谈会中指出,台湾解除戒严之后,人权意识高涨,司法进步许多,反观中国大陆因为党政制度,有许多司法上的问题仍待改进。
陆梅吉以「两岸对比:台湾和中国的国际人权标准」(Contrasts Across the Strait: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 in Taiwan and China)为题演讲,她指出,人权是两岸来住密切之后,众人关切的议题,影响两岸未来更深入的交流互动。
经常到台湾和中国实地观察的陆梅吉指出,中华民国政府到台湾真正实行民主还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早期蒋介石、蒋经国威权统治,又有戒严法,台湾谈不上真正民主;解严后才看到司法制度的开始,维护人权。
陆梅吉表示,解严后警察的权力大减,甚至减到「以美国的标准来看,都有点不可思议」。她认为,台湾在人权教育和认知上还可加强。「台湾的媒体更应瞭解,法院未定罪前,是不能加诸任何罪名的;媒体不能未审先判。」
陆梅吉指出,台湾虽然还有死刑,但近年死刑执行减少许多,并有众多人权团体在争取废除死刑,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台湾一些法规还是太严厉了些,巿井小民若是不小心就容易获罪入狱。
对比台湾看大陆,她认为中国近几年来有多次谈论司法改革,「司法在中国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党政制度,「许多法律明文界定规定的条文,实际执行又不一样。」以死刑来说,中国从来没有公开的数字;全球人权团体估计从几千到上万都有。其它如黑牢、软禁多时,没有司法审判的案件也很多。
陆梅吉表示,多年来台湾和大陆都在谈人权,「人权还是要由人民去争取,不能指望由政府来改善」,台湾有政府成立的人权机构,这是值得鼓励的;而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如外界期盼,作出司法、人权的改善,「这很难说,因为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蒋经国在晚年时会开放报禁、党禁,解除戒严,走向真正的民主。」
陆梅吉以「两岸对比:台湾和中国的国际人权标准」(Contrasts Across the Strait: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Norms in Taiwan and China)为题演讲,她指出,人权是两岸来住密切之后,众人关切的议题,影响两岸未来更深入的交流互动。
经常到台湾和中国实地观察的陆梅吉指出,中华民国政府到台湾真正实行民主还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早期蒋介石、蒋经国威权统治,又有戒严法,台湾谈不上真正民主;解严后才看到司法制度的开始,维护人权。
陆梅吉表示,解严后警察的权力大减,甚至减到「以美国的标准来看,都有点不可思议」。她认为,台湾在人权教育和认知上还可加强。「台湾的媒体更应瞭解,法院未定罪前,是不能加诸任何罪名的;媒体不能未审先判。」
陆梅吉指出,台湾虽然还有死刑,但近年死刑执行减少许多,并有众多人权团体在争取废除死刑,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台湾一些法规还是太严厉了些,巿井小民若是不小心就容易获罪入狱。
对比台湾看大陆,她认为中国近几年来有多次谈论司法改革,「司法在中国是个复杂的问题,」由于党政制度,「许多法律明文界定规定的条文,实际执行又不一样。」以死刑来说,中国从来没有公开的数字;全球人权团体估计从几千到上万都有。其它如黑牢、软禁多时,没有司法审判的案件也很多。
陆梅吉表示,多年来台湾和大陆都在谈人权,「人权还是要由人民去争取,不能指望由政府来改善」,台湾有政府成立的人权机构,这是值得鼓励的;而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如外界期盼,作出司法、人权的改善,「这很难说,因为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蒋经国在晚年时会开放报禁、党禁,解除戒严,走向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