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漫波」受华裔欢迎 王启在惊喜
旧金山影展台湾电影节于16日圆满落幕,驻旧金山经文处新闻组彭滂沱主任指出,今年台湾电影节的观众,以华裔为多,尤其卖座特别好的影片,观众多半都是台湾口音,这点跟过去两年的观众组成不太一样。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周五、周六各放映一场,导演九把刀并未前来,因此连公关票、导演票全都送到售票口,仍有数十位观众买不到票,纷纷要求旧金山影展再加映一场,目前正在联繫安排中。
开幕片「宝岛漫波」导演王启在,对于旧金山观众的热情,也感到很惊喜。王启在指出,今年是台湾电影「很旺的一年」,卖座破千万的影片至今已有七部,包括「赛德克巴莱」上下两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命运化妆师」、「带一片风景走」、「五月天追梦3DS」等影片。
「『海角七号』之前的十年,台湾电影每部卖座能有数百万已经很了不起。当时题材大多以边缘族群为主,例如吸毒、同志的故事。现在电影题材回归一般人,剧情温暖有趣,导演也会将情绪放在情节里。」
王启在表示,观众愿意走进戏院看台湾电影,觉得「国片拍得也不错,很好看。整个市场已经做大了。」只是「赛德克巴莱」成本高达7亿台币,不知何时能回收,同为电影人,王启在也为「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捏一把冷汗。
高雄正修工专机械工程科毕业的王启在,因为喜欢侯孝贤的电影,因此毕业后「不务正业」,投身影视行业,还特别到日本留学,专攻电影制作。返台后拍了许多广告片,累积足够存款后,自掏腰包投资新台币500万,加上高雄市政府补助剧本新台币200余万,拍出了他生平第一部剧情片「宝岛漫波」。
王启在表示,从前杨德昌、侯孝贤拍的电影,在国际影展中屡屡获奖,但在国内卖座却比不上好莱坞电影。「海角七号」之后,台湾电影回归市场主流,走本土路线,在台湾卖座虽好,但在国际上比较无法被接受。例如他拍摄的「宝岛漫波」中有一幕,绑匪自杀前,捏了一个硬币在手中,其实就是「脚尾钱」,希望下辈子不要再贫穷困苦,只是许多海外观众看不懂。
王启在也认为,台湾的电影工作者拥有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如何在时下流行的本土路线,与走到国际舞台,让海外观众也能产生共鸣之间找到平衡点,显然是很大的挑战。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周五、周六各放映一场,导演九把刀并未前来,因此连公关票、导演票全都送到售票口,仍有数十位观众买不到票,纷纷要求旧金山影展再加映一场,目前正在联繫安排中。
开幕片「宝岛漫波」导演王启在,对于旧金山观众的热情,也感到很惊喜。王启在指出,今年是台湾电影「很旺的一年」,卖座破千万的影片至今已有七部,包括「赛德克巴莱」上下两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命运化妆师」、「带一片风景走」、「五月天追梦3DS」等影片。
「『海角七号』之前的十年,台湾电影每部卖座能有数百万已经很了不起。当时题材大多以边缘族群为主,例如吸毒、同志的故事。现在电影题材回归一般人,剧情温暖有趣,导演也会将情绪放在情节里。」
王启在表示,观众愿意走进戏院看台湾电影,觉得「国片拍得也不错,很好看。整个市场已经做大了。」只是「赛德克巴莱」成本高达7亿台币,不知何时能回收,同为电影人,王启在也为「赛德克巴莱」导演魏德圣捏一把冷汗。
高雄正修工专机械工程科毕业的王启在,因为喜欢侯孝贤的电影,因此毕业后「不务正业」,投身影视行业,还特别到日本留学,专攻电影制作。返台后拍了许多广告片,累积足够存款后,自掏腰包投资新台币500万,加上高雄市政府补助剧本新台币200余万,拍出了他生平第一部剧情片「宝岛漫波」。
王启在表示,从前杨德昌、侯孝贤拍的电影,在国际影展中屡屡获奖,但在国内卖座却比不上好莱坞电影。「海角七号」之后,台湾电影回归市场主流,走本土路线,在台湾卖座虽好,但在国际上比较无法被接受。例如他拍摄的「宝岛漫波」中有一幕,绑匪自杀前,捏了一个硬币在手中,其实就是「脚尾钱」,希望下辈子不要再贫穷困苦,只是许多海外观众看不懂。
王启在也认为,台湾的电影工作者拥有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但如何在时下流行的本土路线,与走到国际舞台,让海外观众也能产生共鸣之间找到平衡点,显然是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