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人贴人不礼貌 请保持距离
从人口高度密集的两岸三地来到地广人稀的北美,部分新移民在公共或社交场合,对于保持适当个人距离的礼节不大习惯,可能就会引起旁人不适感,自己却浑然不知。

「在超市高峰时段排队结帐的时候,『人贴人』的感觉特别明显」。住在圣盖博谷西区某城市的宋小姐指出,多次在超市排队结帐时,排在她后面的顾客都会「紧贴」跟上来,同性、异性者皆有,令她感到十分不适,「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往前一点,拉开彼此距离,但经常是我往前挪一步,后面的人也紧跟着往前一步,结果还是没能拉开距离」。

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处大多画有黄线或围栏,提示民众保持距离,但在部分未作明确距离标识的公共地点,部分习惯了「人贴人」的新移民仍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蒙市居民Steven指出,日前他到大西洋大道上一家美国银行ATM机提款,因为这家银行的ATM机设在室内,等候的队伍就需要自觉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但Steven正要输入现金卡密码时,注意到排在他后面的一位华人小伙子紧随其后,「他要是视力不差,完全可以看到我在ATM机上的每一个动作」,Steven立即请对方「高抬贵脚」往后退。「平时在其他地方也常碰到这种情况,不大舒服,但能不讲就尽量不讲,可在银行这么敏感的地方,就该有点起码的自觉,营业大厅不都有一米黄线的吗?」。

即便不是陌生人之间,社交场合同样也应拿捏好间隔距离,而不是无限「拉近你我距离」。活跃于社区的一位华人透露,在社区活动中,常遇到聊天时对方站得离自己太近,自己只能下意识地将身体微微后倾,拉开距离,但谈话时间一久,吃力程度可想而知。

在美国社会人际交往中,个人之间应保持多少距离为宜?美国人类学者、空间关系学(proxemics)专家Edward Hall在其经典着作「隐秘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提出,美国人习惯上的四类个人空间画分,可以作为参考:从紧挨身体到18吋以内的「亲密区域」(intimate space),18吋到四呎以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亲友间互动的「私人区域」(personal space),四呎到12呎以内、适用于普通社交或工作场合的「社交区域」(social space),以及12呎开外的「公共区域」(public space)三类。

老美礼仪专家Debby Mayne也建议,陌生人之间最好保持至少四呎的距离,如果在社交过程中,意识到对方有身体后倾、后退等拉开距离的动作,就应当意识到你可能侵犯到对方的个人空间,令对方感到不适,在有座位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应当与最近的人隔开一个空位而坐。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