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22号公车上的流浪女孩
最近,一位以巴士为家、每晚蜷缩在狭窄座椅上过夜的10岁流浪女孩,感动了天南地北许多人。父亲失业无力付房租,过去五个月,女孩白天上学,晚上便和父亲登上有「游民旅馆」之称的南湾22路公车。生活窘迫,但女孩坦然以对,父亲说,这学年是女儿在校表现最好的一年。

女孩的故事,引来许多关切和同情,有读者远从新加坡、英国来函,询问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热心人士帮助下,这对父女日前终于住进家庭支援中心,暂时结束了夜宿公车的漂泊生活。

女孩和她的父亲,算是幸运的。

近年高科技业復甦,企业盈利大增,伴随新公司上市,一批批科技新贵也应运而生。但同时,硅谷贫穷人口也以同样速度增涨。过去两年,圣他克拉拉县游民增加20%,达1万9000人。圣荷西机场目前筹建「Google航站」,专供该公司高管享用。但就在机场附近的帐篷区,以及市郊河流两侧,聚集了大批无家可归者,其中不乏儿童、耆老、退伍军人,这些人不仅没有得到足够关注,还常遭政府清场、「逼迁」。

高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在促进财富快速增长同时,却也拉大了贫富间的差距。哈佛教授去年底的调查显示,美国1%最有钱的人,拥全国40%的财富,而20%最贫穷的人,所占几近于零。同时,1%有钱人持有美国一半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而底层50%仅持0.5% 。

载着无家可归的游民,与硅谷新贵并行在国王大道上的22路公车,或许是科技造富也造贫的最好见证。

人们失去家宅流落街头,原因复杂多样。民权团体上月展开「治疗硅谷」请愿,抗议联邦削减福利,加重贫富分化,同时唿吁高科技业游说国会,共同消灭贫穷。但除了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也当有所作为,而高科技业除利用人脉和财富影响立法外,也可做得更多。

以金山为例,由于市府提供可观税务优惠,近年高科技公司纷纷进驻。在促进繁荣同时,也加剧了交通繁忙,而拿高薪的科技人也推高了房价与租金,降低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本月选举中B、C提案被否决,表面是有关楼层高度之争,实则是选民对建豪华公寓、迎合有钱人说「不」。

科技日新月异,科技与财富结合更似乎可上天下海、无所不能,有人投巨资,研究如何使人百病不侵益寿延年,这固然令人期待,若同时也能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居有其屋」,造福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