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洋名方便易记 勿情绪化
亚裔社区要不要起洋名的争论由来已久,却也抵挡不住来美移民争先恐后起洋名的潮流,新出生的婴儿人人有洋名。
正在南加大留学的王小姐虽然不算移民,但还是给自己起洋名。她表示,这样做可以拉近与外国同学和教授的距离,另一方面因为她叫「小湘」,在大陆拼音里这两个字拼写为Xiaoxiang,老美看到以X开头的拼写,双目圆睁却张不开口。为了方便别人记住,她在课堂自我介绍时干脆以英文名自称,这样交流较为方便。
另有一些华裔移民起洋名,则是因为原本的中文翻译成英语有歧义。一名叫「李星」的大陆移民表示,他的名字翻译后变成Xing,这在美国的交通规则是表示「十字路口」的标示简写,念做crossing。每次老美叫他名字时面露难色,他干脆给自己起个洋名。另一名单名「芳」的王小姐表示,她名字拼写Fang,虽然这个名字老美叫起来不难,不过在英语中是蛇的毒牙,王小姐为不引起歧义,干脆也给自己起英文名。
有很多新移民坚持自己中文名,不给自己添洋名。在洛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赵先生表示,移民时他也想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其实华裔新移民对美国姓名文化的了解有限,大部分都给自己诸如约翰(John)、大卫(David)、肯尼(Kenny)等俯拾皆是的名字,自己想个新鲜一点的,却又怕触及不知道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怕被人误解,所以作罢。南加州其实新移民大多数还是跟华裔打交道,起个洋名也无多少用处。
另一些新移民,则干脆将自己的中文名翻译成相近的英文名。比如大卫就叫David,凯文则取名Kevin。还有一些人,按照中文名中某一个字和英文翻译相近的词取名。叫祖文的新移民就取Joe,因为这名字的中文翻译就叫「祖」。
新移民起洋名虽然方便,改名后的麻烦也很多。移民后改名需要修改社安号码、驾照、信用卡、银行账户等各种文件,所以改名并不是一件一挥即可完成,繁琐以及浩大的程序令人头疼。如果要修改中国的房产证、毕业证书等文件,则更加麻烦。
很多华裔移民起洋名目的,是为了跟老美交流方便,实际美国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名字匯聚,很多老美虽然不知如何发音,但对于名字依然尊重。克莱蒙学院教授Mark Abdollahian表示,他的课堂有很多中国学生,几乎人人有英文名,虽然理解学生用意,但只要他记得住,还是愿意称唿学生原本名字。他表示,老师们不会因为一个学生的名字难念,就对其不闻不问。只要勤奋好学,老师一定会有印象,而不是有个好听的名字就让人记忆深刻。
对于一些华人认为起洋名数典忘祖、文化「自宫」等观点,很多人表示, 连美国驻中国大使起「中文名」叫骆家辉或洪博培,美国人也没觉得有损美国国格,普通华人起个洋名实在不必过度解读。 洛加大人类学教授阎云翔认为, 批评者折射出部分华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顾虑政治正确、缺乏文化自信等多种心理,实在没有必要。
正在南加大留学的王小姐虽然不算移民,但还是给自己起洋名。她表示,这样做可以拉近与外国同学和教授的距离,另一方面因为她叫「小湘」,在大陆拼音里这两个字拼写为Xiaoxiang,老美看到以X开头的拼写,双目圆睁却张不开口。为了方便别人记住,她在课堂自我介绍时干脆以英文名自称,这样交流较为方便。
另有一些华裔移民起洋名,则是因为原本的中文翻译成英语有歧义。一名叫「李星」的大陆移民表示,他的名字翻译后变成Xing,这在美国的交通规则是表示「十字路口」的标示简写,念做crossing。每次老美叫他名字时面露难色,他干脆给自己起个洋名。另一名单名「芳」的王小姐表示,她名字拼写Fang,虽然这个名字老美叫起来不难,不过在英语中是蛇的毒牙,王小姐为不引起歧义,干脆也给自己起英文名。
有很多新移民坚持自己中文名,不给自己添洋名。在洛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赵先生表示,移民时他也想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其实华裔新移民对美国姓名文化的了解有限,大部分都给自己诸如约翰(John)、大卫(David)、肯尼(Kenny)等俯拾皆是的名字,自己想个新鲜一点的,却又怕触及不知道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怕被人误解,所以作罢。南加州其实新移民大多数还是跟华裔打交道,起个洋名也无多少用处。
另一些新移民,则干脆将自己的中文名翻译成相近的英文名。比如大卫就叫David,凯文则取名Kevin。还有一些人,按照中文名中某一个字和英文翻译相近的词取名。叫祖文的新移民就取Joe,因为这名字的中文翻译就叫「祖」。
新移民起洋名虽然方便,改名后的麻烦也很多。移民后改名需要修改社安号码、驾照、信用卡、银行账户等各种文件,所以改名并不是一件一挥即可完成,繁琐以及浩大的程序令人头疼。如果要修改中国的房产证、毕业证书等文件,则更加麻烦。
很多华裔移民起洋名目的,是为了跟老美交流方便,实际美国为一个移民国家,各种名字匯聚,很多老美虽然不知如何发音,但对于名字依然尊重。克莱蒙学院教授Mark Abdollahian表示,他的课堂有很多中国学生,几乎人人有英文名,虽然理解学生用意,但只要他记得住,还是愿意称唿学生原本名字。他表示,老师们不会因为一个学生的名字难念,就对其不闻不问。只要勤奋好学,老师一定会有印象,而不是有个好听的名字就让人记忆深刻。
对于一些华人认为起洋名数典忘祖、文化「自宫」等观点,很多人表示, 连美国驻中国大使起「中文名」叫骆家辉或洪博培,美国人也没觉得有损美国国格,普通华人起个洋名实在不必过度解读。 洛加大人类学教授阎云翔认为, 批评者折射出部分华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顾虑政治正确、缺乏文化自信等多种心理,实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