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高中生推文骂州长
堪萨斯州一名高中生,近日在推特上贬损州长,引发喧然大波。

事件大致经过是,对政治感兴趣的艾玛‧苏利文,参加一项鼓励学生参与政府事务的活动,州长演讲时,身处后排的苏利文发推文简讯,称她对州长讲,他吹牛的话语令人作呕。州府官员自社群网上得知此番言论,联络到主办单位及苏利文所在学区和校长。

苏利文没有依校长要求向州长道歉,事件披露后,赢来众多同情和支持。最终迫使州长出面,反过来为办公室人员反应过当向她致歉,并表示言论自由是美国人最应珍惜的权利。

讲粗话的学生一时间成了「英雄」,「不识趣」的校长则成众矢之地,不断接到威胁留言。学区为息事宁人发表声明,称不会再强迫学生道歉,更不会给予处罚,但称「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此一事件提供许多宝贵的教训。」

学区所谓的教训,显然是针对学生的,意在提醒勿使用不适当语言。但此事件中当汲取「宝贵教训」的,却不仅仅是学生。

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容易界定。苏利文对州长有政治成见,不满州长否决艺术委员会预算,这些分歧本可以讨论,但她以情绪发洩替代理性对话, 于己,是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州长幕僚和学区、校长看来,却已伤害了州长的名誉,二者之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州长向苏利文道歉,是为避免事态失控惹火烧身,当然不意味着放弃保护个人名誉不被中伤的权利。

抛开法律层面不谈,苏利文推文的言辞无论如何都是不恰当的,背离了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语言习惯,来自家庭、同侪等生活环境的熏染,但更来自教育。在网路这一人际交流形式兴起后,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学校和老师恐责无旁贷。

苏利文母亲称,女儿的短讯只是发给61位推友的,但事实是,推特用户虽可以发送私人简讯,同时发给61人的推文却只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浏览。即使不是如此,人们在网上的言行,也都被密切追踪关注着。求职就业,雇主会先到网上搜寻求职者的言论纪录;网购刷卡,很快就收到商家寻线寄来促销广告。现在,政府和民选官员也有专人蒐集网上民情了。社群网的普及,已令人没有隐私可言,这恐怕是自以为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的学生及家长,在此事件中最应汲取的教训了。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