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来美团聚 中国祖父母辛酸泪
以市容规画整齐美观、学区素质一流着称的尔湾,尽管新建屋价格高出橙县平均房价,仍是高薪白领华人移民的最爱,华人住户在新建的小区中占半数以上。在近年迁入的华人家庭中有一群几乎被遗忘的人,那就是自工作岗位退休后,从中国来美与子女团聚的祖父母们。

这些退休的华人祖父母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包括退休的大学教授、销售主管、省级电视台台长等,来美国住在人人称羡的新洋房,不仅要负担起子女家中照顾幼儿、打扫住屋的任务,为了不影响子女上班,生病忍着不去看医生,却常面对子女将全部关爱都集中在下一代身上,忽视老人家心理上希望得到尊重的需求。

自称来美后身价贬值的王教授说,「在儿女家我是主人,但说话不算数。我是客人,但什么活都得干。我是保母,但是我不领薪资。」为了帮女儿减轻家务负担,她整天忙着照顾外孙,有一天,女儿居然在出门时提醒她说:「妈,楼上还有两间浴室没打扫!」

另一位也是住在女儿家的章先生说,洋女婿讲话直截了当,不喜欢他下厨煮中国菜,于是他就在后院搭个简单的棚架,改到房子外面炒菜,以免影响到女儿一家人。前几个月他回中国大陆,返美后发现自己一手建的户外厨房已经被拆得一干二净,而且女婿事先完全没有徵求他的意见,让他深感「寄人篱下」的辛酸。

在国内有住房、存款及退休金的何女士,来美国也申请到白卡及生活补助金,去年感恩节,女儿趁着百货公司大减价为她买了一只钻戒,令她特别开心,还向朋友炫耀抢到原价800美元、打折只付280元的超优惠,没想到过完节后,女儿竟说要从每个月给她的零用钱中扣掉买钻戒的费用。

在美国公司任职20多年的曾先生,是小区内唯一英语流利又会开车的退休华人,曾先生常听到邻居们感嘆来美国生活苦闷,成了「不会讲话又缺腿的残疾人」,因此他在家里开设免费英文班。曾先生透露,退休华人都爱读世界日报,但子女捨不得给父母订报,所以他家订的世界日报就在附近邻居间一家接一家的传阅,他每次开车出门,也会顺道从中文学校及超市旁拿回几十份的免费中文报送给邻居看。

热心公益的曾先生坦言,其实附近住的都是高收人家庭,但是华人宁愿花钱给孩子学钢琴、学游泳,却不关注父母的精神生活及心理需求,难怪不少邻居对是否继续在美国养老都感到纠结。

将自己比喻作「篮球」的陈女士说,现在自己体力还不错,儿子和女儿轮流抢着要她去当保母,以后等孙子女长大些,她就会成为没人要的「排球」,再过几年如果生活起居无法自理时,就变成被踢来踢去的「足球」了。她觉得与其在美国「唿吸着新鲜空气等死,还不如回国去养老比较自在开心。」而且,国内请人照顾的费用还是比美国便宜。

习惯在中国大都会区医院看病的张先生也表示,拿着白卡在美国看病,只能去找贫民区开业的医生,「去一趟医院就像傻瓜一样,什么都听不懂」,让他心中充满疑问。有一回他拿着在美国医院照的片子回国,国内的医生一看就抱怨说美国照的片子技术已落伍。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