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华裔建筑师胡垣坤:建筑、历史不可分
专门研究在美华人早年历史的华裔退休建筑师胡垣坤(Phil Choy),继出版「广东脚印」(Canton Footprint )首部着作后,新作「旧金山华埠:历史和建筑物指南」(San Francisco Chinatown:A Guide to Its History & Architecture)日前问世,大作解释了百多年前,为何旧金山华埠会带有东方风格的建筑。新书发布会将于11日下午在美国华人历史学会举行,作者亲自为读者解答问题并为新书签名。

胡垣坤表示,历史和建筑不可分割,这本书也描绘出华人对旧金山和加州发展的贡献,目前华埠95%以上的建筑物都是1906年大地震后重建。那次地震后全市焚毁,华埠亦要重建,市政府认为打造一个富有东方风格的景点区,可以吸引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以帮助振兴旧金山经济。

胡垣坤指出,百多年前华人担任建筑师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华埠重建的建筑物,主要由白人设计,白人建筑师用他们所了解的东方风格进行设计,事实上华埠建筑和其他建筑的一样,属盒式架构,不过在外墙加上东方色彩的装饰设计。当年也有华人社团不跟此风,如天后庙街的宁阳总会馆唱反调,不主张带有任何中国色彩,所以今天秉公堂、黄氏宗亲总会与宁阳会馆,三幢连在一起的大楼中,宁阳会馆没有一点中国色彩。

「旧金山华埠:历史和建筑物指南」全书224页,有珍贵图片和地图,胡垣坤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花了一年半时间整理完成此书。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